新
乐
府
·
缭
绫
·
念
女
工
之
劳
也
缭
绫
缭
绫
何
所
似
,
不
似
罗
绡
与
纨
绮
。
应
似
天
台
山
上
月
明
前
,
四
十
五
尺
瀑
布
泉
。
中
有
文
章
又
奇
绝
,
地
铺
白
烟
花
簇
雪
。
织
者
何
人
衣
者
谁
,
越
溪
寒
女
汉
宫
姬
。
去
年
中
使
宣
口
敕
,
天
上
取
样
人
间
织
。
织
为
云
外
秋
雁
行
,
染
作
江
南
春
水
色
。
广
裁
衫
袖
长
制
裙
,
金
斗
熨
波
刀
剪
纹
。
异
彩
奇
文
相
隐
映
,
转
侧
看
花
花
不
定
。
昭
阳
舞
人
恩
正
深
,
春
衣
一
对
直
千
金
。
汗
沾
粉
污
不
再
著
,
曳
土
蹋
泥
无
惜
心
。
缭
绫
织
成
费
功
绩
,
莫
比
寻
常
缯
与
帛
。
丝
细
缲
多
女
手
疼
,
扎
扎
千
声
不
盈
尺
。
昭
阳
殿
里
歌
舞
人
,
若
见
织
时
应
也
惜
。
咏物
宫怨
抒情
技艺
译文
缭绫这种丝织品像什么呢?不像普通的罗绸和纨绮。
它应该像天台山上的明亮月夜,如同四十五尺长的瀑布泉水。
其中蕴含的文章奇妙独特,地面铺满如雪花簇拥的白色丝线。
是谁在编织,又是给谁穿的呢?或许是越溪边的寒冷女子,或是汉宫中的嫔妃。
去年皇宫使者口传皇帝的命令,要取天上的样式在人间织造。
织成的图案宛如云外的秋雁行列,色彩染成了江南春天水色的样子。
宽大的衣袖和长长的裙子,金斗熨烫出波浪般的纹理,刀剪裁出精致的花纹。
奇异的色彩和纹理相互映衬,转动角度看花色变幻不定。
昭阳宫中的舞者恩宠正浓,一件春衣价值千金。
沾上汗水和粉污就不再穿,拖在地上踩踏泥土也不心疼。
缭绫的织成耗费了巨大的工力,无法与平常的丝绸和布帛相比。
丝线细密,缫丝过程让女子手指疼痛,千声机杼响动也不足一尺。
昭阳殿内的歌舞佳人,如果看到这缭绫的织造过程,也应该会感到怜惜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美绝伦的织造图景,通过对比和想象,将缭绫这种精细纺织物品的特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诗人运用天台山上的明月、瀑布泉等自然景观来比喻缭绫的轻柔与流动之美,同时又通过“文章奇绝”、“白烟花簇雪”的描写,表达了缭绫上色彩斑斓、图案奇特的艺术效果。诗中还涉及到织造者和穿用者的身份,提到了越溪寒女汉宫姬,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色彩,也反映出当时社会阶层对服饰的不同需求。通过“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一句,可以看出缭绫是受到皇家赞赏,甚至以皇家的标准来制作的高级织物。在后续的描写中,“广裁衫袖长制裙”,“异彩奇文相隐映”,诗人通过对服饰样式和图案变化多端的描述,展现了缭绫作为服装材料的独特魅力。同时,"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则表达了这种织物在礼仪和节庆中的价值。最后几句“汗沾粉污不再著,曳土蹋泥无惜心”表现出穿用者对这类精美织品的珍视与保养之意。诗人通过“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强调了缭绫制作的艰难和它与普通丝织物品的差异。在结尾部分,“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一句生动地描摹出织造者的辛勤劳作,而“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劳动者辛苦付出的同情和赞赏。整首诗通过对缭绫制作、使用以及背后劳动者的深刻描写,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丝织艺术的高超水平,也反映出诗人对底层人民辛勤劳作的认识与同理。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