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香
子
文
殊
菩
萨
,
出
化
清
凉
,
神
通
力
以
现
他
方
。
真
座
金
毛
师
子
,
微
放
珠
光
。
众
生
仰
持
宝
盖
,
绝
名
香
。
我
今
发
愿
,
虔
诚
归
命
,
不
求
富
贵
,
不
恋
荣
华
。
愿
当
来
世
,
生
净
土
,
法
王
家
。
愿
当
来
世
,
生
净
土
,
法
王
家
。
宗教
哲理
抒情
愿景
情感
赞美
赏析
这首诗《行香子》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通过文殊菩萨的形象和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对佛法的虔诚信仰与追求。诗中描绘了文殊菩萨的神迹,以及修行者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佛教中追求解脱、往生净土的理想境界。“文殊菩萨,出化清凉”,开篇即点明文殊菩萨的超凡脱俗,其神通之力遍及四方。“神通力以现他方”强调了菩萨的广大影响力,以及其对众生的庇护与教化。“真座金毛师子,微放珠光”,形象地描绘了文殊菩萨的庄严形象,金毛师子象征着智慧与力量,珠光则代表了其内心的光明与慈悲。“众生仰持宝盖,绝名香”,这里描述了众生对文殊菩萨的崇敬与膜拜,他们以宝盖为象征,表达对菩萨的尊敬,同时“绝名香”暗示了修行者追求的是内在的净化而非外在的仪式。后半部分“我今发愿,虔诚归命,不求富贵,不恋荣华”,表达了修行者个人的意愿与决心,他们放弃世俗的追求,一心向佛,寻求精神上的富足与解脱。“愿当来世,生净土,法王家”,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希望在来世能够生于净土,成为佛法的继承者与弘扬者。整体而言,《行香子》通过文殊菩萨的故事,传达了佛教中对于智慧、慈悲与解脱的深刻理解,以及修行者对于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