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
暮
病
怀
赠
梦
得
十
年
四
海
故
交
亲
,
零
落
唯
残
两
病
身
。
共
遣
数
奇
从
是
命
,
同
教
步
蹇
有
何
因
。
眼
随
老
减
嫌
长
夜
,
体
待
阳
舒
望
早
春
。
新
乐
堂
前
旧
池
上
,
相
过
亦
不
要
他
人
。
怀旧抒情
友谊
节序
冬季
人生哲理
赠别
译文
十年间四海的好友亲朋所剩无几,只剩下我们两人疾病缠身。
共同承受命运的不公,同样步履蹒跚不知为何。
随着年老视力减弱,厌倦漫长的黑夜,期待着阳光带来的早春。
在新乐堂前那旧池塘边,相互拜访也不需要其他人的陪伴。
赏析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对远方老友的深切思念与对自己衰老之身的无奈感受。开篇"十年四海故交亲,零落唯残两病身",表达了十年的时光流逝,曾经的情谊如今只剩下两人的身体日渐虚弱。接着"共遣数奇从是命,同教步蹇有何因",则是在叙述共同的遭遇和宿命般的相伴,以及共同学习与生活中的种种艰难。在后半部分"眼随老减嫌长夜,体待阳舒望早春"中,诗人表达了随着年龄增长,对夜晚的感觉越来越深,而身体则渴望温暖的阳光和早春的到来。最后"新乐堂前旧池上,相过亦不要他人",则是在说即便是在曾经欢聚的地方,如今相逢也不愿意让别人介入,只希望能有简单而纯粹的交往。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友情淡薄和个人的衰老无奈的深刻感慨,充满了浓郁的人生哲理。白居易以其直率真挚的情感和平实的笔触,将复杂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读之感同身受。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