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城
桂
三
首
(
其
一
)
子
堕
本
从
天
竺
寺
,
根
盘
今
在
阖
闾
城
。
当
时
应
逐
南
风
落
,
落
向
人
间
取
次
生
。
写花
桂花
地点
城市
历史
怀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归于自然的意境。"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 这两句通过对桂树生长环境的描述,展现了桂树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特性。桂树原本生长在遥远的天竺寺,如今其根已延伸至阖闾城,这象征着桂树生命力的强大和它对环境适应性的能力。"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 这两句则表达了桂树果实随风飘散、自然而然地繁衍后代的景象。桂花随着南风落下,似乎是在寻找新的生命开始的地方。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一个描绘,也隐含着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轮回的一种感悟。整首诗通过桂树的形象,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顺应自然的哲思,同时也展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清新自然和深刻内涵。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又咏蜀都城上芙蓉花
唐·张立
去年今日到城都,城上芙蓉锦绣舒。今日重来旧游处,此花憔悴不如初。
谒夫子庙
清·顾炎武
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
南昌城下夜泊
明·赵宽
片月流平濑,孤烟没远汀。鸟栖城柝起,人醉棹歌停。山水滕王阁,乾坤孺子亭。登临阻日暮,幽兴绕林坰。
山村道中思蜀
宋·陆游
当年万里客西南,药市题诗倚半酣。偶为三游群玉府,遂妨重到百花潭。剡溪谩说思安道,函谷谁能识老聃。空乞丹青作横幅,半堤寒日策羸骖。
郊坛斋宫七首(其三)
宋·任希夷
玉津宏建中兴初,禁籞风光胜两都。惭愧逢辰瞻蠖濩,却思归老卧廜㢝。
初五日至延平城
明·谢孟安
镡津城下驻行舟,山水依然似旧游。两岸楼台看缥缈,一川风景重夷犹。夜深渔火明沙岸,月落寒更出戌楼。白首西游欣就养,双旌遥忆待盱州。
灵岩寺
明·岑徵
翠微临震泽,云路背金阊。贝叶消前劫,天花散上方。一刻繁华地,千秋水月乡。山僧语兴废,风雨对绳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