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花
桂花
地点
城市
历史
怀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归于自然的意境。"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 这两句通过对桂树生长环境的描述,展现了桂树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特性。桂树原本生长在遥远的天竺寺,如今其根已延伸至阖闾城,这象征着桂树生命力的强大和它对环境适应性的能力。"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 这两句则表达了桂树果实随风飘散、自然而然地繁衍后代的景象。桂花随着南风落下,似乎是在寻找新的生命开始的地方。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一个描绘,也隐含着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轮回的一种感悟。整首诗通过桂树的形象,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顺应自然的哲思,同时也展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清新自然和深刻内涵。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