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
栖
避
喧
南
郭
外
,
地
僻
称
幽
栖
。
树
色
参
天
起
,
花
枝
入
户
低
。
风
云
时
变
化
,
陇
亩
自
东
西
。
邻
曲
经
过
少
,
阴
阴
竹
覆
堤
。
写景
山水
田园
幽栖地点
季节
秋季
译文
1、我避开喧闹的都市,来到城南的幽静之地,这里地僻人稀,幽深寂静。
2、树木高耸入云,树冠参天而起,美丽的花枝低垂下来,仿佛伸进了我的屋内。
3、风云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田野里的庄稼也在不停地生长,时而东起,时而西长。
4、我的邻居稀少,只有一片片茂密的竹林遮盖着河岸和道路,这里阴暗幽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远离尘嚣、静谧幽深的居所,诗人胡俨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首句“避喧南郭外”,点明了地点——远离城市的喧嚣,在南城之外寻找一片宁静。接着,“地僻称幽栖”一句,既是对环境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追求的体现,他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树色参天起,花枝入户低。”这两句通过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高耸入云的树木,低垂的花枝,不仅营造出一种静谧之美,也暗示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风云时变化,陇亩自东西。”风云变幻,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与不确定性;而“陇亩自东西”,则描绘了农耕生活的稳定与有序,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和谐共生。最后,“邻曲经过少,阴阴竹覆堤。”这一句通过人迹罕至的环境描写,进一步强调了此处的幽静与隐逸之感。竹林覆盖的堤岸,不仅增添了景色的雅致,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脱。整体而言,这首《幽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诗人胡俨对于宁静、和谐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猜您喜欢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独游南静川
宋·王禹偁
高车岭上无人见,南静川中信马行。多谢仙娥相管顾,远擎松雪助诗情。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波光亭
宋·王庭圭
绕亭春水縠纹生,拍岸风微镜面平。日破浪花摇柱础,影浮山翠落檐楹。鱼跳莲叶东西动,月涌金盆表里明。夜久光凝收绿净,冷涵星汉逼人清。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