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
居
即
事
十
首
(
其
一
)
天
上
归
来
葺
敝
庐
,
买
松
移
竹
事
幽
居
。
喜
从
邻
里
团
新
社
,
得
教
儿
孙
读
旧
书
。
芳
草
池
塘
清
涨
溢
,
落
花
门
巷
绿
阴
初
。
莫
言
疏
傅
金
都
尽
,
颇
似
颜
含
乐
有
余
。
田园
写景
读书
春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隐田园的士人生活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首句“天上归来葺敝庐”,以“天上归来”暗示诗人曾有过仕途生涯,如今选择回归乡村,修葺简陋的居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接着,“买松移竹事幽居”一句,通过购买松树和移植竹子来营造一个幽静的居住环境,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喜从邻里团新社,得教儿孙读旧书”两句,展现了诗人与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教育后代的重视。通过组织新的社集活动,不仅增进了邻里间的交流与友谊,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知识传承的珍视。同时,教导儿孙读书,既是对家族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后辈未来发展的期许。“芳草池塘清涨溢,落花门巷绿阴初”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风光图,池塘中芳草萋萋,水波轻漾,门前小径旁落花纷飞,绿荫初生,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宁静。最后,“莫言疏傅金都尽,颇似颜含乐有余”两句,以历史人物疏广和颜含为例,表达了诗人虽身处简陋之境,但内心仍充满满足与快乐。疏傅金都尽,意指财富已尽,但仍能保持内心的富足;颜含乐有余,则是说即使在贫困中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层面的追求,以及对简单、自然生活的热爱与满足。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归隐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家庭、教育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