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居
晚
步
(
其
一
)
蔬
肠
消
谷
暖
,
拄
杖
出
林
深
。
犊
背
斜
阳
在
,
蛩
声
暮
气
侵
。
岗
峦
舒
伏
脉
,
松
菊
会
归
心
。
墟
落
函
寒
早
,
山
曛
日
未
沉
。
写景
田园
秋景
物候
松菊
山居
译文
“蔬肠消谷暖,拄杖出林深。”
“犊背斜阳在,蛩声暮气侵。”
“岗峦舒伏脉,松菊会归心。”
“墟落函寒早,山曛日未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闲适与宁静。首句“蔬肠消谷暖”写出了诗人饮食清淡,身心舒畅,感觉肠胃温暖。接下来,“拄杖出林深”展现了他手持拐杖,漫步于幽深的林间,享受孤独与自然的亲近。“犊背斜阳在”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夕阳余晖洒在小牛背上,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生活的恬淡。而“蛩声暮气侵”则通过秋虫的鸣叫和傍晚的凉意,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静谧的氛围。“岗峦舒伏脉”描绘了山势起伏,如同脉络般舒展,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开阔。最后一联“墟落函寒早,山曛日未沉”进一步强调了山村的早寒,太阳虽然还未完全落下,但山间的昏暗已经提前来临,给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感觉。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晚步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寂之情。
猜您喜欢
清河村舍与闻唐二公小酌
明·严嵩
十里清河去未遥,暖烟秋色过枫桥。柳条惊风故零乱,茆屋枕溪还寂寥。谁家砧杵敲寒练,客子风尘换敝貂。乘兴且倾黄菊酒,还家须忆紫宸朝。
浪淘沙·山居十首(其六)
明·高濂
秋水浸寒花。溪上人家。高低茅屋傍蒹葭。剥枣食瓜村酿熟,醉月西斜。残夜雁咿哑,露冷汀沙。空山无梦到天涯。屋角三竿人未醒,树杪饥鸦。
泊临清遇雪
明·谢迁
千林断飞鸟,万里寒云同。朔风吹霰雪,倏忽瀰长空。入夜犹未已,浙沥呜船蓬。侵晓起推牖,两岸如堆琼。秋来久不雨,煖气乖深冬。来牟阂生意,渴望怜村农。素心重忧国,所愿年时丰。如.....
汉江岸二首(其一)
宋·陈造
一自阳侯战雨师,枣畦桑陇但空陂。此君屹立如尊勇,依旧青青似昔时。
故山四首(其四)云门
宋·陆游
落涧泉奔舞玉虹,护丹松老卧苍龙。霜柑篱角寒初熟,野碓云边夜自舂。挈榼人沽村市酒,打包僧趁寺楼钟。幽寻自是年来懒,枉道山灵不见容。
西阁雨望
唐·杜甫
楼雨沾云幔,山寒著水城。径添沙面出,湍减石棱生。菊蕊凄疏放,松林驻远情。滂沱朱槛湿,万虑傍檐楹。
滆湖
清末近现代初·缪荃孙
一碧到天际,西南望滆湖。夕阳下高树,秋雪点残芦。水市鱼虾贱,粳田雁鹜呼。惭无王恽手,清景恐难摹。
次韵夏大卿寄玛瑙寺献上人
明·刘泰
高僧占断西湖胜,细草斜连石子坡。度岭剪来藤作杖,翻畦种得菜成窠。一龛晓日红蒸衲,四壁秋烟翠染萝。借问何时开夜讲,洗清尘耳定须过。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