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
中
即
事
四
首
(
其
一
)
渐
觉
星
星
两
鬓
皤
,
推
愁
不
去
奈
愁
何
!
客
中
忘
却
春
光
度
,
惊
见
前
林
嫩
竹
多
。
写景抒情
情感
怀乡
惜时
译文
第一句“渐觉星星两鬓皤,推愁不去奈愁何!”的意思是:渐渐觉得鬓发斑白如星点,愁绪如影随形,无法推却,又该如何是好呢?
第二句“客中忘却春光度,惊见前林嫩竹多。”的意思是:在异乡客地,我竟然忘记了春天的流逝,直到惊异地看到前方的林子里嫩竹丛生,才察觉到春天已经过去很久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他乡,岁月流逝,两鬓斑白,内心充满愁绪的情景。首句“渐觉星星两鬓皤”形象地展现了岁月的痕迹,星星点点的白发如同时间的印记,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流逝。接着,“推愁不去奈愁何!”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愁绪难以摆脱的无奈和痛苦。后两句“客中忘却春光度,惊见前林嫩竹多。”则将情感转向自然界的春天,通过对比春光的短暂与竹子的生机勃勃,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在异乡的旅途中,诗人或许忘记了季节的更迭,直到偶然间发现前林中嫩竹的繁茂,才猛然意识到春天已经悄然过去。这种意外的发现,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异乡漂泊中的孤独与无奈。
杨载
186首
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寄陈文举四首(其一)
明·贝琼
凤皇台下犹为客,雪满头颅一病翁。却忆山人读书处,月轮夜照水晶宫。
夜月如昼与仲退坐松巢煮茶
宋·徐瑞
河淡星欲无,碧展天一幅。天孙分锦章,荐此半规玉。明入千家窗,此兴几人足。慷慨商声歌,主客俱不俗。泠泠古松根,枯樵煮寒瀑。清啸拍阑干,悲猿挂高木。
江倅出家乐
宋·史浩
沈沈春酌话绸缪,花月行船看拍浮。手束柔荑调雁柱,袖翻纹锦出香毬。未攀青子犹如豆,欲脍赪鳞始上钩。蓬岛古来无觅处,我曹今此得真游。
季允用韵各赋两章予亦再赋四首(其三)
宋·李壁
囊空那复冀赢馀,但有巍楼百尺俱。匣镜频开聊自玩,庭芜不扫欲何图。少缘多病辞欢伯,长更贪眠谢酪奴。生世所资能几许,一竿好在石鱼湖。
食牛炙
宋·李之仪
西来谁为炙牛心,惜事拘文不敢寻。岂谓邻邦无百里,骤令馋口得千金。登台未论前人比,扪腹翻惊用思深。从此耒阳休吊古,便思白酒与同斟。
戏邀道人观残花
宋·饶节
尚有残春已可怜,那堪宿雨夜溅溅。道人若有惜春意,赤脚来看也直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