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节气和地点
情感和思乡
忧愁

译文

瀛海辽阔无音信,鸟儿飞行在遥远的道路上。
已经惊讶于双鬓的白发,还要再等待两眼明亮之时。
落日余晖映照着平缓的山嶂,洪河奔流入无垠的大荒。
忧愁来袭无法排解,挥泪欲沾染衣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时节,诗人杨载在张宣抚的韵律下所作的两首诗之一。通过“瀛海无消息”开篇,营造出一种遥远、空旷的意境,暗示着与外界的隔绝和内心的孤独。接着,“冥冥鸟道长”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鸟道长而不见尽头,仿佛是心灵深处的探索之路。“已惊双鬓短”一句,直接点明了岁月的流逝,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无情。紧接着的“更待两瞳方”,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似乎在说即使双鬓已白,双眼仍需寻找光明的方向。“落日依平嶂,洪河入大荒”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又苍凉的画面,落日映照在平缓的山峦上,洪河奔腾向无尽的荒野,既展现了自然界的辽阔与壮美,也隐含了人生的短暂与渺小。最后,“忧来那可得,挥泪欲沾裳”直抒胸臆,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与无奈,即使想要掩饰或逃避,泪水却难以自抑,最终湿透衣裳。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触及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杨载

186首
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猜您喜欢

有念
宋·罗公升
方招东渚魂,又送北阡窆。交游亦馀几,日觉眼中欠。向来所憎者,一一皆可念。忧愁鬓先霜,形影吾自厌。春华已零落,秋木岂阳艳。缅怀郢人质,徒挂季子剑。
拟古诗八首(其七)
南北朝·鲍照
河畔草未黄,胡雁已矫翼。秋蛩挟户吟,寒妇成夜织。去岁征人还,流传旧相识。闻君上陇时,东望久叹息。宿昔改衣带,旦暮异容色。念此忧如何,夜长忧向多。明镜尘匣中,宝瑟生网罗。
清凉洞
清·王士禧
始皇曾避暑,四阁望依然。欲纵登临目,空愁雨雪天。
柳梢青(其四)黄栀林送李粹伯
宋·赵师侠
料峭馀寒。元宵欲过,灯火阑珊。宿酒难醒,新愁未解,摇兀吟鞍。深林百舌关关。更雨洗、桃红未乾。野烧痕青,荒陂水满,春事何堪。
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其二)
宋·张侃
三九寒威渐渐强,颠风刮面怎禁当。篱头觱栗从头响,添得人愁线样长。
苏幕遮二首(其一)
清·李慈铭
燕衔泥,风落絮。如此关山,梦怯都难度。三载飘零春又去,但见春归,那有侬归路。望吴书,寻越树。临水登高,总是伤心处。落照平芜天又暮,门外鸦啼,不为愁人住。
南山登高和周太守韵(其三)
明·岳正
无奈闲愁万种侵,重阳况在客中临。至今人爱登高节,自古谁知赏菊心。齐国江山悲感后,楚王台榭草莱深。未能免俗聊随俗,也把茱萸上鬓簪。
浮生
宋·陆游
浮生真是寄邮亭,短鬓匆匆失故青。睡少始知愁有力,病增方叹药无灵。谋生懒似逢秋燕,访旧疏于欲旦星。自笑若为销此恨,浊醪聊复倒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