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秋
同
林
仲
复
泛
月
溪
上
十
里
澄
溪
上
,
沿
回
看
月
光
。
棹
轻
天
弄
影
,
杯
冷
雪
生
香
。
秋
序
行
过
半
,
良
宵
澹
未
央
。
莫
辞
馀
兴
发
,
微
白
在
东
方
。
写景
秋天的歌
译文
十里澄溪之上,我沿着溪水回望,看到月光洒在水面上。
轻舟在水中摇曳,仿佛天空在玩弄它的影子;杯中的酒水已经冷却,却像雪一样散发出香气。
秋天的序幕已经过半,美好的夜晚才刚刚开始,还没有达到高潮。
不要拒绝剩下的兴致和情绪,因为东方的天空已经开始微微发白,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与友人在清澈溪流之上泛舟赏月的情景。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月光、水波、杯中之物以及季节变换的景象。首句“十里澄溪上”,点明了地点,溪流清澈,为整幅画面奠定了清雅的基调。接着“沿回看月光”,写出了诗人随船移动时,月光在水面流转的美妙景象,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棹轻天弄影”一句,通过“棹轻”描绘了划船的动作轻盈,而“天弄影”则形象地表现了月光下水面上光影交错的动态效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杯冷雪生香”则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通过“杯冷”暗示时间已晚,而“雪生香”则巧妙地将酒杯中的香气比作雪花,既体现了酒的醇香,也增添了一种高洁脱俗的意境。“秋序行过半,良宵澹未央”两句,既表达了季节的更迭,又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悠长,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内心的沉静。最后,“莫辞馀兴发,微白在东方”表达了诗人不愿结束这次美好的泛舟之旅,期待着东方微白,寓意着对新的一天的期待与憧憬,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中秋之夜泛舟赏月的美丽画卷,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猜您喜欢
和商守登楼看雪
宋·邵雍
西楼赏雪眼偏明,次第身疑在水晶。千片万片巧妆地,半舞半飞斜犯楹。形如玉屑依还碎,体似杨花又更轻。谁谓天涯有羁客,一般对酒两般情。
雷生行
明·陈子壮
雷生托迹皆仙术,丹山药鼎伴棋局。踪横不算世人机,检拾游囊解医国。扁舟海上飞来再,绝艺逢人谁不爱。癯形知有辟谷方,妙思只合橘中对。秋月春花满敝庐,消閒却病足清虚。淹留自是恣.....
因颜陋隐寄上清外史薛玄卿
元·李瓒
仙人薛外史,高隐在幽閒。碧云上清镜,皓月琼林坛。博疋坐虚室,飞神修大丹。弹琴松树里,吹箫清夜间。几时访山馆,相与游三山。
送祝泽之表兄还乡
宋·朱熹
首夏何来此,清秋却复归。应缘心未快,岂是世相违。落日空书馆,凉风净客衣。功名须努力,别泪莫频挥。
才老致木犀甚古
宋·方岳
老桂枯寒出奇怪,知几何年如许大。枝枝浑是好西风,粒粒中藏香世界。幽人高卧崖藓边,野僧肯寄溪云外。兔惊玉杵夜丁当,鸟嗽辟寒金琐碎。并令满屋书传香,唤起多生酒诗债。我今回向语.....
和雪湖喜雨长句用旧韵
明·谢迁
梦中惊闻雨来过,揽衣夜兴冠而坐。渴肠顿慰真如苏,檐声况有清风佐。黄童白叟竞喧呼,好怀岂直予一个。斡旋始信帝力存,沾濡何必雷声大。祁祁霢霂连三朝,风条不鸣块不破。向来酷旱将.....
次韵再答宾南,兼寄陈伯严(其一)
清·丘逢甲
如此江山客闭门,有人相忆向蛮村。神龙睡任群鱼泣,病骥喑看万马喧。抚剑已怜消侠骨,选蓍重与揲归魂。萧条炎运人才尽,差喜陈蕃榻尚存。
摸鱼儿四首(其三)
清·高士奇
小栏干早梅初破,纸窗微逗香缕。冰轮似水霜天净,遥想玉门开路。凭记取,向雪后,冲寒一片玲珑树。归来岁暮,把衣卸盘雕,帘垂银蒜,款款夜深语。年光近,又被春禽唤曙,匆匆冻腊将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