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记梦
秋天
夜景
明月
竹子
怀乡情感
离别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静谧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风轻拂、玉笛悠扬、微雨绵密和楼台隐现等意象。其中,“帐掩秋风一半开”表达了室内外部景物的一半隐秘,一半开放;“闲将玉笛吹”则传递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诗中运用了“过云微雨散轻雷”来描绘自然界的动态,既有雨声又有雷鸣,但都不甚强烈,只是轻柔地穿插其间。这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增添了一种深远的意境。夜晚的参差楼台在诗人眼中变得更加迷离,“夜参差、认楼台”表达出一种寻觅和辨识的困难,反映了夜色中的朦胧与神秘。接着“暗香移枕新凉住”则是对室内氛围的一种描写,暗香可能指的是花香或其他香气,它悄然间移动,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的凉意。最后,“竹外漏声催”和“放教明月上床来”都是在夜深人静时刻的描绘,诗中不仅有声音的流动,也有光线的侵入。这些细节共同构建了一幅安宁而又稍显神秘的夜景图。而“共清梦、两徘徊”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抒写,表现了诗人对于这静谧夜晚的沉醉和徜徉。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色中事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净与宁静,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朱敦儒

264首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朱敦儒著有《岩壑老人诗文》,已佚;今有词集《樵歌》,也称《太平樵歌》,《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猜您喜欢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又赠上人(其三)
宋·周南
橙橘青时最有香,包山架后两番霜。上人梦里营诗思,比似看经僧更忙。
寒夜文宴得泉字
唐·皮日休
分明竞襞七香笺,王郎风姿尽列仙。盈箧共开华顶药,满瓶同坼惠山泉。蟹因霜重金膏溢,橘为风多玉脑鲜。吟罢不知诗首数,隔林明月过中天。
游圆林寺次韵
明·林廷玉
萝薜门深昼亦关,红尘何路到空山。高超瀛海三千界,远隔巫峰十二寰。黄菊有情留客醉,白云无事伴僧閒。浮名衰鬓成迁逐,无补清时每汗颜。
至启伏以摇落九秋正怜残菊凄清四韵忽及弊庐仆射相公閒世宏才九流奥主动则代天而理启迪谟猷静则味道之腴吟咏情性当休干之多暇徵骚楚以自娱因临菊酒之觞猥念芸香之客顾惟蒙鄙曷称奖私苟惭属和之非宁表感知之甚辄资一笑用写寸心
宋·李至
晓趋蓬阁暮还家,坐览图书见海涯。钓有旧溪犹懒说,诗无新律岂堪誇。凉风吹叶沿阶厚,积雨生苔逐径斜。知宴龙山无暇去,寂寥空绕满篱花。
白云观秋夜
明·林章
俯仰成何事,浮沉寄此身。无家逢寺好,多病见僧亲。夜久霜欺客,庭空月碍人。西风数相过,不扫化衣尘。
帝京篇十首(其七)
隋末唐初·李世民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
长相思·即事
明末清初·商景兰
花影圆。月正妍。隔林啼鸟夜声传。相看情倍牵。整翠钿。拂朱弦。熏尽罗帏未肯眠。庭前霜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