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西
竿
写景
咏物
怀古
抒情
情感
思乡
山水
田园
读书
惜时

译文

终南山里都有什么?竹林深处香气环绕。
秀丽的山岭高耸与西华山相连,深邃的洞穴和峡谷遥通曲江曲折的流水。
竹林里,成千上万根竹子笼籦筱簜,它们在雾气中摇曳,看起来就像高耸的玉柱。
有的时候会刮风下雨或者雷电交加,夏天则可能有雪花飘落。
扶风县里有一位儒生叫马季长,他有着高尚的品格和深情,喜爱在幽静的地方独处。
忽然有一天他觉得心神愉悦,于是来到这片山谷中准备建造住所。
这里并非那些数不尽的庄园可以相比,它的清静幽雅就像子真谷一样。
蓝田山与碧绿的琅玕相对,紫阁山与翠色寒气平分秋色。
仿佛听到了清风中杂佩的声音,又见月光洒在檀栾之上。
先生从小就热爱文学和诗词,但是长大后却没有三径之资(指没有足够的财富)。
一旦做官就会放弃这些爱好,南山竹林也成了他思念的地方。
你没见杜陵草堂已经被荒草掩埋了吗?辋川的竹林里也成了废墟。
只有诗和辞还流传千古,至今人们还在歌颂赞美。
哎,我如今在这竹谷中,却苦于没有好的诗句来赞美这里。

赏析

这首《竹谷诗为马正甫作》由明代诗人蒋山卿所作,描绘了终南山竹谷的美景与隐士马季长的生活状态。首先,诗人以“终南何所有,竹谷香回复”开篇,点明主题,终南山的竹谷香气四溢,引人入胜。接着,“秀岭高连西华西,洞壑遥通曲江曲”,描绘了山岭的秀丽和山谷的深远,展现了竹谷的自然之美。“笼籦筱簜千万竿,拂雾参天森似玉”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竹林的茂盛与高耸,仿佛是参天的玉石一般,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接下来,“有时风雨或萧萧,入夏雪霜还肃肃”则通过风雨与雪霜的变化,展现了竹谷四季的不同风貌。“扶风儒生马季长,洒落高情媚幽独”中,诗人引入了主人公马季长,一位洒脱的儒生,他喜爱竹谷的幽静,选择在此筑屋居住,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忽然取适心神开,来向谷中成卜筑”,表达了马季长在竹谷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他的生活充满了诗意。“櫹椮岂数辟疆园,虚静应同子真谷”一句,进一步描绘了竹谷的宁静与美好,与古代隐士子真谷相媲美。接着,“蓝田对长碧琅玕,紫阁平分翠色寒”通过蓝田与紫阁的对比,展现了竹谷的色彩与层次感,以及其清冷而生机勃勃的氛围。“彷佛清飙闻杂佩,逍遥素月窥檀栾”描绘了竹谷中的清风与月光,以及竹叶的轻摇,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最后,“先生少小爱文词,老大犹无三径资”表达了马季长年轻时热爱文学,年老后却因生活所迫无法继续追求自己的兴趣,只能在心中怀念竹谷的美好。“一行作吏废此事,南山竹谷空相思”总结了马季长的生活状态,他在官场忙碌,无法再享受竹谷的宁静与美好,只能在心中思念。结尾“君不见杜陵草堂埋草芜,辋川竹里成邱墟。惟有诗辞在千古,至今歌咏成嗟吁。吁嗟我今竹谷歌,独无佳句将奈何”引用杜甫和王维的典故,表达了对马季长生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写出更多佳句的遗憾。整首诗通过对竹谷的描绘和对马季长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隐逸之趣,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