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
心
闲
·
返
老
还
童
地
水
火
风
。
装
成
四
大
,
到
头
衰
老
成
空
。
死
生
蝉
脱
,
凭
据
妙
用
修
崇
。
合
天
地
、
推
移
真
造
,
阴
阳
运
、
匹
配
雌
雄
。
神
胎
剖
判
,
氤
氲
圣
体
,
轻
健
还
童
。
养
就
如
如
,
玄
皇
消
息
,
匠
至
虚
、
法
像
灵
通
。
密
藏
浩
气
,
廓
变
化
,
体
无
穷
。
恣
□
赫
、
元
初
模
样
,
跨
鸾
鹤
、
笑
傲
天
宫
。
纵
横
自
在
,
显
超
凡
入
圣
,
千
古
清
风
。
哲理
养生
颂赞
神仙信仰
修行悟道
译文
四大元素(地、水、火、风)构成世间万物,但最终都会衰老消逝,化为空无。
生命的生死轮回如同蝉的蜕变,凭借着微妙的因果关系进行修炼和崇高。
天地间的运转是真实的创造,阴阳的交互如同雌雄的匹配。
神圣的胎儿被孕育,弥漫着圣洁的气息,经过氤氲的变化后,回归轻健的童体。
修炼达到如如不动的境界,玄皇的秘密消息得以掌握,技艺至虚,法像灵通。
秘藏的浩然之气,能够包容万物的变化,身体则无穷无尽。
展现原始的模样,气势磅礴威猛,跨上鸾鸟和仙鹤,笑傲于天宫之上。
无论在哪里都显得超凡入圣,展现出千古流传的清风正气。
赏析
这首元代王吉昌的《放心闲·返老还童》是一首富有哲理与修炼意境的词作。开篇以“地水火风”象征宇宙自然的变化,暗示生命的无常和衰老的必然。接着,诗人倡导通过修行妙法,达到生死如蝉蜕般解脱,追求身心轻健、返老还童的境界。“合天地、推移真造,阴阳运、匹配雌雄”描绘了天地间万物生长变化的规律,强调阴阳调和的重要性。词人进一步阐述,通过修炼“玄皇消息”,即道家的精气神合一,达到内在的虚静与外在的灵通,藏匿浩然正气,变化无穷。“恣□赫、元初模样,跨鸾鹤、笑傲天宫”运用神话意象,表达了超越世俗、逍遥自在的理想状态,以及追求超凡入圣的高尚追求。最后,“纵横自在,显超凡入圣,千古清风”总结全词,赞美这种超脱尘世、清风明月般的高尚品格。整首词语言凝练,寓言深邃,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生命、自然与修行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王吉昌
168首
生平,出家学道,有《会真集》
猜您喜欢
尹君七十又一生日赠之(其二)
明末清初·屈大均
养寿知多术,长生亦尹洪。但能生肉角,不必更方瞳。种药先蔘草,餐花及桂丛。长予才五岁,早晚古稀同。
金丹诗诀(其四十三)
宋·陈楠
夫鍊还丹先养铅,龟蛇一气产先天。虚心实腹方和合,结就灵砂一粒圆。
谢师恩·赠众道友二首(其二)
元·王处一
玉阳一遇疑云断。不落升沉绊。试问青州云侣伴。俱怀妙用,每持斋施,步步心香爨。福星空外明昭焕。应化真无乱。宝璧瑶花通内观。金丹结就,紫书来诏,指日登云汉。
金液还丹歌(其二)
唐·元阳子
志士应须承法则,莫损心神须见道。但知求得真黄芽,人得食之寿无老。
渔父词一十八首·延寿
唐·吕岩
子午常餐日月精,玄关门户启还扃。长如此,过平生,且把阴阳子细烹。
金丹诗诀(其一)
宋·陈楠
半斤真汞半斤铅,隐在灵源太极先。须趁子时当采取,鍊成金液入丹田。
识村翁语
宋·陈造
山僧一生餍山蔌,溪叟所仰才鱼菽。闯首侯家与相家,珍膳不应填汝腹。百二岁翁清且羸,茵坐鼎食宁其宜。焉知暂饱博长往,谷神震怒脾媪悲。官家颗粒皆民力,此禄食之须此骨。两翁妄食寿.....
相见欢
元·马钰
闲行闲坐闲眠。养丹田。常把东西南北,合和煎。处玄妙。波中燎。用抽添。五彩霞光覆载,一胎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