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秋天
咏物
抒情
记梦
荷塘
蜡烛
夜晚

译文

第一句“金丸一树带霜华。银台摇艳霞。”可以翻译为:一棵树上挂满了金色的果实,带着霜华的美丽。银色的台面上摇曳着艳丽的彩霞。烛光与树影相互交错,交相辉映。
第二句“秋纱机上花。飞醉笔,驻吟车。”可以翻译为:秋天的纱机上织出了美丽的花朵。诗人的笔在醉意中飞舞,他的吟咏之车停驻在某个地方。
第三句“香深小隐家。明朝新梦付啼鸦。”可以翻译为:在香气浓郁的小隐居之处,有着深藏的安详和宁静。明朝(新的一天)新的梦想交付给了啼叫的乌鸦。而最后一句“歌阑月未斜”可以理解为:歌唱结束时,月亮还未斜挂天际,夜晚还很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迷人的山水田园风光图景。"金丸一树带霜华",以鲜明的比喻展现了秋天果实成熟的美丽景象;"银台摇艳霞"则是对月亮的柔和描绘,它不仅衬托出夜晚的静谧,还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烛阴树影两交加",烛光与树影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了一个既神秘又温馨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视觉美的描绘,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秋纱机上花",诗人通过细腻地刻画秋天丝线般的花朵,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飞醉笔,驻吟车"则透露出诗人在创作时的心境,是一种飘逸自如、心旷神怡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文字更显得灵动与自由。"香深小隐家",这里的小隐家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避世之所,更是一个充满情感和记忆的地方。它代表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的珍视。最后两句"明朝新梦付啼鸦。歌阑月未斜",诗人以一种超脱现实的方式,将自己的思绪寄托于晨曦和夜月之中。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体验,也是对内心世界复杂情感的抒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它既是一幅动人的山水画,更是一曲流淌着诗人情怀的歌谣。

吴文英

342首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渔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题段氏扇子
元·陈旅
江上《竹枝歌》,为君颦两蛾。秋风团扇底,零落黛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