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田园
写花
落花
抒情
秋天
虚写
情景交融

译文

第一句“门对北山峰,窗迎越水东”可以翻译为:我的家门正对着北方的山峰,窗户则迎接着越地东边的流水。
第二句“松枯青嶂老,花落翠岩空”可以解释为:松树在青色的山嶂中显得苍老而干枯,花朵在翠绿的岩石间飘落,显得空旷无物。
第三句“幽谷飘晴雨,虚堂含昼风”的翻译为:在幽深的山谷中,即使是晴天也会有雨雾飘荡;而在空旷的大厅里,白昼的微风也被含蓄其中。
第四句“相羊烟柳外,吟啸夕阳中”的翻译为:我在袅袅升起的烟雾和柳树之外徘徊,吟咏歌唱,在夕阳之中尽情地欢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隐居画面。首句"门对北山峰",开门见山,展现了诗人居所的地理位置,紧邻峻峭的山峰,暗示了环境的孤寂与高洁。次句"窗迎越水东",则通过窗户引入动态元素,越水东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松枯青嶂老",描绘了窗外的老松树,虽已干枯但仍挺立在青色的山崖上,显示出坚韧的生命力和岁月的痕迹。"花落翠岩空",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更迭,春花凋零,只留下翠绿的岩石,显得空旷而宁静。"幽谷飘晴雨,虚堂含昼风",通过山谷间飘忽不定的晴雨和室内随风轻拂,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宜人的氛围。最后两句"相羊烟柳外,吟啸夕阳中",诗人悠然自得地漫步在柳树丛中,夕阳西下时分,发出吟啸之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自在。整体来看,叶颙的《幽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恬淡与宁静,寓情于景,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叶颙

571首
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