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次
槎
字
韵
述
怀
形
容
枯
似
饱
霜
槎
,
身
老
空
山
处
士
家
。
一
径
梅
香
云
满
地
,
半
窗
花
影
月
笼
纱
。
常
穿
谢
氏
登
山
屐
,
惯
设
孙
郎
饷
客
瓜
。
离
乱
固
非
畴
昔
比
,
池
塘
难
得
为
官
蛙
。
抒情
写景
怀旧
感慨时事
自然山水
秋天景象
谢氏
人物
民情风俗
译文
形容我的形象,好像是一个被饱经风霜的木筏,虽然身体已经衰老,但依然生活在深山之中,像一个隐居的处士。
庭院里只有一条小路,满地都是梅花的香气和云彩,窗户半开,月光透过纱帘,在窗上投下花的影子。
我经常穿着谢灵运那样的登山鞋,四处游走,也习惯于品尝像孙郎所设那样用来款待客人的瓜果。
虽然如今的离乱情形已经不同于从前了,但是我觉得即使是像池塘里的小青蛙这样的小生命,也很难在这种时代背景中找到生存之地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老者形象,他形容枯瘦如饱经霜雪的木筏,身处寂静的空山之中,过着远离尘世的生活。诗人通过"一径梅香云满地"这一句,展现出山间小路弥漫着梅花香气,云雾缭绕的景象,显得宁静而清幽。"半窗花影月笼纱"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月光透过窗纱,洒在半开的花朵上的画面,意境优美,富有诗意。老者的生活简单而自得,常穿谢公当年登山的木屐,习惯于像孙郎那样热情款待客人,以瓜果为食。然而,与过去动荡的时局相比,如今的安宁显得尤为珍贵。最后两句"离乱固非畴昔比,池塘难得为官蛙"表达了对战乱时期的回忆,以及对如今能够平静度日的感慨,暗示出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隐士的生活场景,寓含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流露。
叶颙
571首
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猜您喜欢
忆江南·补题含真仙影图
清·许禧身
瑶台境,何故速归真。隐约群仙珠幕卷,含愁娇女色增颦。哽咽梦初温。
次王汉和见寄韵
宋·吴惟信
扇恩已尽汉宫秋,空忆金鞍远玉楼。九辩不歌黄菊老,断烟零雨为谁愁。
琴河感旧(其三)
明末清初·吴伟业
休将消息恨层城,犹有罗敷未嫁情。车过卷帘徒怅望,梦来褍袖费逢迎。青山憔悴卿怜我,红粉飘零我忆卿。记得横塘秋夜好,玉钗恩重是前生。
赋女冠还俗
宋·孙惟信
叠却霞绡上醮衣,女童髽髻绿杨垂。重调蛾黛为眉浅,再试弓鞋与步迟。紫府烟花莺唤醒,仙房云雨鹤通知。帘低红杏春风暖,清梦应曾见旧师。
丙申岁朝
宋·杨万里
椒盘又颂一年初,多拜犹欣未要扶。山色长供青箬笠,春光不为白髭须。仙家风土闲中是,岁后莺花较早无。人事驰驱不须叹,倦来添得睡工夫。
诉衷情
清·阮恩滦
绣绒窗底卷银钩。蝉鬓理还休。星期暗数灵匹,河汉正西流。思往事,触新愁。莫凭楼。梧桐夜雨,点点声声,渐做深秋。
石州慢·暑雨排闷,用两当轩韵
清末近现代初·郭则沄
密叶交櫩,约住嫩阴,窗晓偏黑。烟沈茶锉醭侵,竹几销魂时节。恹恹倦绪,错道浅梦梅黄,回肠说与江南客。荷响不分明,共糟床偷滴。愁极。花帘孤倚,闷数虬壶,乍销一刻。翻羡閒鸳,叶.....
夜集得年字
明·孙继皋
逢君怀旧事,把酒惜流年。为问阊门道,垂杨几处眠。青山不在郭,风雨且开筵。好作平原饮,莺花春正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