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湖
宁
越
佳
山
水
,
中
湖
赏
称
心
。
环
流
随
郡
堑
,
倒
影
动
禅
林
。
夏
簟
一
般
冷
,
春
瓶
相
对
深
。
使
君
少
仁
智
,
赖
得
会
高
吟
。
写景
地点
夏天
抒情
赞美
水
城市
夏天景物
译文
宁越的风景优美,中湖的景色让人心生欢喜。
环绕的流水随着郡城的护城河流淌,水中的倒影在禅林里摇曳生姿。
即使在炎热的夏天,这里的清凉也如同夏日的竹席一样令人感到舒适;春日的酒瓶静静地伫立,深沉如它所含的内涵。
当地的行政长官虽有些许仁爱与智慧,却仍然依靠才华横溢的诗人来一起高声吟咏,共享这片美好景色。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陶弼所作的《中湖》,描绘了中湖秀美的山水景色以及诗人在此地的游赏体验。首句“宁越佳山水”表达了对中湖周边自然风光的高度赞美,暗示此处景色之美超越了宁越之地。接着,“中湖赏称心”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喜爱和内心的满足。“环流随郡堑,倒影动禅林”两句,通过描绘湖水环绕着郡城的沟渠,以及湖面倒映出禅林的动态景象,展现了湖光山色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富有诗意。夏日里,湖边的竹席带来清凉,让人感到“一般冷”,而春天的瓶子(可能指装酒的器皿)在湖光下显得“相对深”,增添了季节变化的韵味。最后两句“使君少仁智,赖得会高吟”,诗人以自谦的方式表达,虽然自己在仁智方面有所欠缺,但能在此美景中找到灵感,高声吟咏,也是一大乐事。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陶弼
219首
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
猜您喜欢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