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写景
地点
夏天
抒情
赞美
城市
夏天景物

译文

宁越的风景优美,中湖的景色让人心生欢喜。
环绕的流水随着郡城的护城河流淌,水中的倒影在禅林里摇曳生姿。
即使在炎热的夏天,这里的清凉也如同夏日的竹席一样令人感到舒适;春日的酒瓶静静地伫立,深沉如它所含的内涵。
当地的行政长官虽有些许仁爱与智慧,却仍然依靠才华横溢的诗人来一起高声吟咏,共享这片美好景色。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陶弼所作的《中湖》,描绘了中湖秀美的山水景色以及诗人在此地的游赏体验。首句“宁越佳山水”表达了对中湖周边自然风光的高度赞美,暗示此处景色之美超越了宁越之地。接着,“中湖赏称心”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喜爱和内心的满足。“环流随郡堑,倒影动禅林”两句,通过描绘湖水环绕着郡城的沟渠,以及湖面倒映出禅林的动态景象,展现了湖光山色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富有诗意。夏日里,湖边的竹席带来清凉,让人感到“一般冷”,而春天的瓶子(可能指装酒的器皿)在湖光下显得“相对深”,增添了季节变化的韵味。最后两句“使君少仁智,赖得会高吟”,诗人以自谦的方式表达,虽然自己在仁智方面有所欠缺,但能在此美景中找到灵感,高声吟咏,也是一大乐事。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陶弼

219首
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