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秋景
情感
秋夜
壮志
剑气
月色
柞声
怀乡
抒情

译文

我独自躺卧,心中长久以来的思绪变得平静,但最近却觉得被子与我有些疏远。
有人可能已经厌倦了挥笔书写,但我却不能安于沉睡。
月光和霜色相似,令人怜爱,而打更声伴随着叶声,却让人感到无赖般的烦恼。
我无法抑制自己倚剑而立的悲壮之情,常在夜空下以剑气争斗。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的《秋夜不寐(其六)》。诗中描绘了诗人深夜难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首句“独寐惟余意久恬”,点明了诗人独自躺在床上,内心平静但难以入睡的状态。接着,“比来衾影自相嫌”一句,以衾影自喻,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不满和自我审视的反思。“捩人已厌挥玄草,逸我安能入黑甜”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忙碌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其中,“挥玄草”可能暗指繁忙的工作或事务,“黑甜”则象征着深沉的睡眠,诗人渴望摆脱纷扰,获得心灵的宁静。“月色可怜霜色似,柝声无赖叶声兼”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清而美丽的氛围。月色与霜色的相似,柝声与叶声的交织,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最后,“不禁倚剑生悲壮,斗下频将紫气占”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倚剑而生的悲壮感,可能源于诗人对时局的忧虑或个人命运的感慨;而“斗下频将紫气占”则可能寓意着诗人对权力、地位或某种力量的追求与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夜难眠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宁静生活和内心力量的向往与追求。

猜您喜欢

沁园春·重阳前五日
清末近现代初·潘榕
秋是愁媒,雨雨风风,无端感伤。觉香魂艳梦,昨宵苦短,冷吟闲醉,此计差长。人寂如僧,斋空若寺,门掩闲庭落叶黄。萧条况,怪我疏酬应,世尽炎凉。那堪又近重阳。尽岁岁、他乡作故乡.....
游乾明分韵得山字
宋·陈造
一从隽轨得追攀,日日江皋倒载还。贪向诸公论友义,未容老子忆家山。酒边鲸吸仍畴昔,笔底羊肠出险艰。莫便樽前话分袂,此心不与石俱顽。
过燕子矶游永济寺偶用壁间韵留赠默默上人
清·尹继善
每过云蓝便系船,非关前路受风偏。秋残野岸丹枫冷,水落空江翠壁悬。月色微茫僧入定,钟声断续客初眠。回思十七年来事,似与名山有宿缘。
高阳台·怀钱塘旧游
宋·柴元彪
丹碧归来,天荒地老,骎骎华发相催。见说钱塘,北高峰更崔嵬。琼林侍宴簪花处,二十年、满地苍苔。倩阿谁,为我起居,坡柳逋梅。凄凉往事休重省,且凭阑感慨,抚景衔杯。冷暖由天,任.....
咏怀
唐·贾岛
纵把书看未省勤,一生生计秖长贫。可能在世无成事,不觉离家作老人。中岳深林秋独往,南原多草夜无邻。经年抱疾谁来问,野鸟相过啄木频。
次韵月上人秋夜见寄
宋·释道潜
冥鸿振鹭想仪形,数日新秋入梦清。丹壑流泉依旧否,碧岩丛桂几时生。风来玉户凉初集,露泫银河色渐明。黾勉酬君无妙语,夜光鱼目愧相并。
镇海楼同惟敬作
明·欧大任
一望河山感慨中,苍苍平楚入长空。石门北去通秦塞,肄水南来绕汉宫。虚槛松声沉暝壑,极天秋色送征鸿。朔南尽是尧封地,愁听樵苏说霸功。
倦寻芳·送成容若扈从北行
清·严绳孙
凤城东去,一片斜阳,千里红叶。便不凄凉,早是凄凉时节。云骢渐抛珠汗渍,桃花鞭影明灭。笑回头,有蒲萄酒暖,当垆如月。算此去、金波正满,何处关山,玉笛吹裂。古镇黄花,看即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