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
春
晦
夕
偶
张
屏
灯
同
武
子
饮
分
韵
得
来
字
为
惜
春
宵
尽
,
纱
屏
四
面
开
。
影
摇
花
欲
动
,
光
满
月
疑
来
。
客
共
飞
觞
兴
,
人
称
入
洛
才
。
稍
闻
烽
火
息
,
潦
倒
醉
金
罍
。
写景
春景
怀古抒情
写醉态
咏物
灯
译文
为了珍惜这春夜的美好时光,纱屏被四面打开,让更多的春光洒入。
光线摇曳,花影似乎在动,月光满溢,仿佛月亮从四面八方而来。
客人们一起举杯畅饮,兴致高昂,人们称赞他们是洛阳的才子佳人。
稍微听到边疆的战火已经平息的消息,他们便潦倒地醉倒在金制的酒杯中。
赏析
此诗描绘了暮春之夜,主人为了珍惜这最后的春宵,特地打开了四周的纱屏,让微风与光影交织出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人细腻地捕捉到光影与花影相互摇曳的情景,仿佛月光也因这份美景而显得更加明亮,似乎要亲临此境。宴会中,宾客们共享美酒佳肴,谈笑风生,其中不乏才华横溢之士,以“入洛才”相称,彰显了聚会的高雅与不凡。然而,诗中并未完全沉浸于宴乐之中,稍后提及的“烽火息”,暗示着外在世界的平静与安宁,与室内欢愉形成对比。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也表达了对和平稳定的向往。最后,“潦倒醉金罍”一句,既是对宴会气氛的总结,也暗含了诗人借酒浇愁的情感,或许是对时局的忧虑,或是对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布局,展现了明代文人聚会的雅致生活,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关注与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视角。
猜您喜欢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阳春书院唐朱二侍御邀集
明·严嵩
阳春院里花仍发,不饮其如春色何。高台曲沼人能到,迟日浓烟景自多。犹怜绿水飞鸿雁,更著兰舟采芰荷。章郡升平异前日,时邀骢马一相过。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归辋川作
唐·王维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闰十五夜携两儿暨诸弟侄同孔聘王苏昌期何景朗李邑生就酌三弟宅分得台字
明·黎淳先
嫦娥何意重相陪,三五清光去复来。对酒自怜鹦鹉杓,听萧犹似凤凰台。咏偕童冠游宁倦,才擅东南美不猜。记得廿年曾此夕,雄心今被鬓毛催。
菩萨蛮(其一)
宋·向子諲
鸳鸯翡翠同心侣。惊风不得双飞去。春水绿西池。重期相见时。长怜心共语。梦里池边路。相见不如新。花应解笑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