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湖
泛
舟
呈
东
坡
西
湖
春
意
胜
当
年
,
公
领
笙
箫
泛
画
船
。
锦
绣
一
林
生
水
面
,
衣
冠
万
堵
立
山
前
。
仁
恩
在
物
禽
鱼
遂
,
喜
气
随
人
草
木
妍
。
半
醉
插
花
风
调
别
,
写
真
须
是
李
龙
眠
。
写景
地点
西湖
春天
山水
抒情
赞美
写水
译文
翻译:在西湖,春天的景色比往年更加美丽,你带着乐器在精美的船上欣赏着。
翻译:一片如锦绣般的树林生长在湖面上,而整整齐齐的建筑和墙壁则矗立在山的前面。
翻译:仁慈的恩惠让动物和鱼虫得以顺利生存,愉悦的氛围也让植物显得更加美丽。
翻译:在半醉的状态下插花,显得格外风姿绰约。如果想要画下这样的场景,必须得找像李龙眠这样的画家来画才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刘季孙对西湖春日美景的赞美与感慨。诗中以“西湖春意胜当年”开篇,直接点明了西湖春景之美超越往昔,引人入胜。接着,“公领笙箫泛画船”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画舫上吹奏音乐,畅游湖上的悠闲场景。“锦绣一林生水面,衣冠万堵立山前”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湖面上的树木比作锦绣,山上的人们则如同整齐排列的衣冠,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繁华盛景的画面。接下来,“仁恩在物禽鱼遂,喜气随人草木妍”表达了诗人对西湖自然生态和谐共处的赞美,以及人们在此地生活时带来的喜悦氛围,使得草木也显得更加鲜艳。最后,“半醉插花风调别,写真须是李龙眠”两句,通过描述诗人半醉状态下的独特风姿和插花的场景,暗示了西湖之行给诗人带来的不同寻常的感受。同时,诗人希望这独特的体验能够被李龙眠这样的画家捕捉并记录下来,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期待与尊重。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西湖春日的美丽景色,还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刘季孙
45首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宋仁宗嘉祐年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刘季孙交游广阔,与王安石、苏轼、米芾,张耒等文人雅士相知,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刘季孙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平传》。刘季孙诗,据宋王十朋《东坡诗集注》等书所录,编为一卷。《隰州志》称其“以文最称”。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北宋大将刘平之子。宋仁宗嘉祐年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交游广阔,与王安石、苏轼、米芾,张耒等文人雅士相知,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平传》。诗,据宋王十朋《东坡诗集注》等书所录,编为一卷。《隰州志》称其“以文最称”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