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苏
内
翰
倦
压
鳌
头
请
左
符
,
笑
寻
颖
尾
为
西
湖
。
二
三
贤
守
去
非
远
,
六
一
清
风
今
不
孤
。
四
海
共
知
霜
鬓
满
,
重
阳
曾
插
菊
花
无
。
聚
星
堂
上
谁
先
到
,
欲
傍
金
樽
倒
玉
壶
。
友情
送别
赞颂
秋天主题
写景
怀古
译文
想要卸下官职的负担,请求调任左符职务,轻松地来到杭州西湖边,带着愉悦的心情寻找游玩的地点。
距离此地不远的几位贤良的官员已经离去,但六一的清风依旧在这里,我们并不孤单。
四海之内的人都知道我已是满头白发,是否曾在重阳节时插过菊花呢?
在聚星堂上,谁是最早到达的呢?我希望能靠近金樽,将玉壶中的美酒一饮而尽。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季孙所作的《寄苏内翰》。诗中以“倦压鳌头请左符,笑寻颖尾为西湖”开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下来,“二三贤守去非远,六一清风今不孤”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赞美,也暗示了友情的深厚与长久。随后,“四海共知霜鬓满,重阳曾插菊花无”两句,通过描写岁月的流逝和重阳节的菊花,进一步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最后,“聚星堂上谁先到,欲傍金樽倒玉壶”以聚星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相聚畅饮的心愿,情感真挚,意蕴深远。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友情。
刘季孙
45首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宋仁宗嘉祐年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刘季孙交游广阔,与王安石、苏轼、米芾,张耒等文人雅士相知,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刘季孙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平传》。刘季孙诗,据宋王十朋《东坡诗集注》等书所录,编为一卷。《隰州志》称其“以文最称”。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北宋大将刘平之子。宋仁宗嘉祐年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交游广阔,与王安石、苏轼、米芾,张耒等文人雅士相知,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平传》。诗,据宋王十朋《东坡诗集注》等书所录,编为一卷。《隰州志》称其“以文最称”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