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花
咏物
秋天的写景
哲理
桂花赞颂

赏析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林旭所作,名为《索桂花家人不与》(其一)。诗中以诚斋诗句为引子,探讨了对春花的审美感受与对桂花的独特理解。首句“诚斋诗句要商量”,借用宋代诗人杨万里(诚斋)的诗句,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探讨和思考。接着,“尽道春花艳未强”一句,指出人们普遍认为春天的花朵美丽,但并不足以完全表达出其魅力,暗示了对春天花卉的赞美可能有所欠缺。“谁识维摩病居士,不应闻取木樨香”则引入佛教中的典故,将“维摩居士”这一形象与“木樨香”联系起来,通过对比,强调了对桂花香气的独特感知。维摩居士是佛教中的一位高僧,象征着智慧与超脱;而“木樨香”则是桂花的香气,清新淡雅,富有禅意。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桂花香气的深刻理解和欣赏,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入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引用和对比手法,不仅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百字令·海棠
清·杨继端
彩丝谁绾,似红儿待聘,锦帏春锁。粉本燕支争画到,无比轻盈婀娜。弱不经风,娇还带雨,春有痕难裹。玉纤摘去,绛雪飞上钗朵。早又时节中和,清明渐近,香减熏奁火。欲系好春无气力,.....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雨(其一)
清·孙原湘
一声清脆玉钩鸣,手整鸾钗笑出迎。是甚好风吹得至,如何微雨滑能行。花阴匝地都成障,云气漫天未定晴。可奈流莺衔不得,红栏的的绽朱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