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
秋
夜
郡
内
西
亭
对
月
天
高
月
满
影
悠
悠
,
一
夜
炎
荒
并
觉
秋
。
气
与
露
清
凝
众
草
,
色
如
霜
白
怯
轻
裘
。
高
临
华
宇
还
知
隙
,
静
映
长
江
不
共
流
。
囗
直
西
倾
河
汉
曙
,
遗
风
犹
想
武
昌
楼
。
写景抒情
秋天写景
咏物
怀古
地点写景
仲秋夜
静景
写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月色与清凉露气交织的夜景。开篇“天高月满影悠悠”便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辽阔的氛围,接着“一夜炎荒并觉秋”则透露出季节更迭之感,炎热渐去,秋意渐浓。下片“气与露清凝众草,色如霜白怯轻裘”中,“气与露清凝众草”描写了夜间露水凝结在草叶上的情景,而“色如霜白怯轻裘”则形象地表现出月光下草色的洁白和早秋的凉意。诗人在高处眺望,感受到华丽的宇宙仍有未知的奥秘,“高临华宇还知隙”,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也是对生命和世界深层次探索的欲望。紧接着“静映长江不共流”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仿佛站在时间的河流之外,俯瞰着世间万象。最后两句“囗直西倾河汉曙,遗风犹想武昌楼”,其中“囗直西倾河汉曙”写出了天边星辰西沉的景象,而“遗风犹想武昌楼”则是诗人对往昔岁月和历史文化的追思。这里的“遗风”不仅指自然之风,也包含了历史与文化的积淀,表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妙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深夜对月的静谧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历史和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天边
明末清初·屈大均
天边明月迥含霜,夜夜哀笳怨望乡。一片愁心与鸿雁,秋风吹不到衡阳。
秋兴集古(其二)
明·申佳允
明月高秋迥,徘徊祗自知。凉风吹夜雨,摇荡菊花期。
醉送
唐·李郢
江梅冷艳酒清光,急拍繁弦醉画堂。无限柳条多少雪,一将春恨付刘郎。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十)沪
唐·皮日休
波中植甚固,磔磔如虾须。涛头倏尔过,数顷跳鯆䱐。不是细罗密,自为朝夕驱。空怜指鱼命,遣出海边租。
郴江百咏(其四十六)灵湫
宋·阮阅
老蛟力斗死池中,山下流泉暗谷通。风雨年年常十五,休将涓滴强邀功。
上越州杨严中丞
唐·方干
连枝棣萼世无双,未秉鸿钧拥大邦。折桂早闻推独步,分忧暂辍过重江。晴寻凤沼云中树,思绕稽山枕上窗。试把十年辛苦志,问津求拜碧油幢。
吴王井
明·赵韩
辘轳声里夜凉秋,瘦雨滑滑响碧流。犹怪五湖人好在,风情不似景阳楼。
同姬人饮酒竟日得诗五章(其二)
清·姚燮
晨飔动兰叶,向背无穷妍。纤纤阶下虫,飞飞来与怜。园英迭荣悴,流光几盛年?千秋期素心,瑶瑟方上弦。瑟虽可写心,至处难尽宣。一粲举杯酌,真气流醰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