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
抒情
写景
咏物
梅花
思乡
田园
情感表达
写酒

赏析

此诗《山间偶成》由宋代诗人史浩所作,描绘了诗人乘兴出游,重游故园的喜悦之情。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首联“乘兴篮舆竟出关,故园重见一开颜”,开篇即点明诗人兴致勃勃地乘坐篮舆出游,终于再次见到熟悉的故园,心情大悦。这里通过“乘兴”二字,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出游时的愉悦心境,而“重见”则表达了对故园的深厚情感。颔联“镜鸾莹彻冰中水,僧衲斓斑雪后山”,进一步描绘了故园的自然风光。诗人将湖面比作镜子,映照着清晰的倒影,如同鸾鸟般美丽;山上的僧人衣裳在雪后显得斑斓多彩。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景物的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颈联“已许梅花供胜赏,更邀酒子伴清閒”,转而写到诗人与梅花的相遇,以及邀请朋友一同享受清闲时光的情景。梅花作为冬日的使者,象征着高洁与雅致,诗人将其视为佳肴,与友人共享,体现了生活的诗意与情趣。尾联“明朝未忍为归计,猿鹤方兹喜我还”,表达了一种留恋与不舍的情感。诗人似乎在思考明日是否真的要离开,此时的猿猴与仙鹤都似乎因他的归来而感到欢喜。这一联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友情与生活乐趣的珍惜。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深情眷恋,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珍视。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宋诗中的一篇佳作。

史浩

652首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