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抒情
怀古送别
自然景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别前在小金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未来的憧憬。首联“山寺悬登客住船,晚逢佳景亦延缘。”描绘了诗人乘船前往山寺,傍晚时分遇到了美丽的景色,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他延展缘分。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大自然赋予了情感,展现出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感激。颔联“潮生远海风行地,云扫长空月满川。”进一步展现了广阔的自然景象。潮水在遥远的大海中涌动,风吹过大地,云朵在高空中被清风吹散,露出满天的月光洒在河川之上。这两句通过对比和动态描写,营造出一幅壮丽而宁静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与和谐。颈联“浩笑出门真万里,重期促席是何年。”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心情。他大笑着走出门,仿佛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期待和憧憬,认为自己即将踏上一段万里之行。然而,对于再次相聚的时间,他却感到迷茫和不确定,体现了离别的伤感与对重逢的渴望。尾联“平生亦有忧劳念,总为浮名恐不然。”点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对虚名的反思。他一生中或许有过许多忧虑和劳苦,但这些都可能只是因为追求虚名而产生的烦恼。这句话流露出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以及对真正意义的追寻。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未来旅程的期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猜您喜欢

宇迁大士修大悲忏于雷峰洁诚静虑其勤恳以福先人者至矣于其还韶阳诗以送之
明·释今无
山中礼忏始出山,盘绕香云两袖间。陟岵只徒抒望眼,闻经真可破幽关。修诚已入莲花界,歛虑方依满月颜。泻瀑崩崖听不见,几多宿痗已存删。
送傅守归(其五)
宋·刘宰
永日来清风,黄堂少公事。凭栏一长望,千载几兴废。论功赤壁多,语士北府锐。归舟眇家具,吊古足新制。
古岩
宋·方岳
廿年前此借僧单,留得松声入梦寒。岁月可惊吾辈老,风烟仍作故人看。山泉与佛结茶供,石屋无人蚀藓瘢。亭角雨晴秋更碧,断云片片泊栏干。
赠璇上人南归
明·韩雍
脱却尘凡守寂寥,远公门下特高标。锡飞已占吴山胜,杯度何妨楚水遥。南垄蘋蘩春自荐,北堂甘旨昼亲调。怜君独遂还乡愿,梦绕江天恨未消。
游阴那寺
明·陈天资
闻说那山古道场,迟迟马策此羊肠。眠云嫩草时承坐,飞涧松花半送香。昙馆风清禅寂寂,芸窗月上夜央央。数声钟磬鸡鸣彻,欹枕閒听讲梵王。
赠楚山禅师
明·童轩
掉头不肯事王侯,双树为家老即休。锡杖躅空曾解虎,木杯浮水不惊鸥。夕阳咒食临花坞,秋月谈经上竹楼。应笑我曹身是梦,风霜两鬓为谁忧。
赠裕之
金·麻九畴
向来三度见君诗,常望西山有所思。谁料并州天绝处,相逢梁苑雪消时。贤人乐古声犹在,聱叟文高世岂知。只恐神嵩不留客,秦川如画渭如丝。
折杨柳
唐·翁绶
紫陌金堤映绮罗,游人处处动离歌。阴移古戍迷芳草,花带残阳落远波。台上少年吹白雪,楼中思妇敛青蛾。殷勤攀折赠行客,此去关山雨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