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理
山水
赞美
秋天
参悟
悟道
赞美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向子谨的《如梦令·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谁识芗林秋露",这里“芗林”指的是芦苇丛生的水边之地,“秋露”则是秋天清晨草叶上的露珠。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秋日清晨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而“谁识”则显示出一种孤独感,仿佛只有诗人才真正理解这份美。"胜却诸天花雨",“花雨”通常指的是春天落下的花瓣,这里比喻为天上的细雨。诗人用“胜却”一词来形容芗林秋露的美丽,不仅超过了普通的自然景象,甚至胜过了神话中的仙境。"休更觅曹溪,自有个中玄路",这里“休更觅曹溪”劝诫自己不再去追寻外在的名山大川(曹溪),因为诗人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有个中玄路”。这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回归内心的哲思。"参取。参取。滴滴要知落处",“参取”可能是指对自然之美的品味和领悟,而“滴滴要知落处”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了秋夜中露珠滴落的声音,以及诗人对这一自然现象的深刻体会。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哲学思考。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高度欣赏,更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心境。

向子諲

178首
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猜您喜欢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赠大沩和尚
唐·周朴
大沩清复深,万象影沈沈。有客衣多毳,空门偈胜金。王侯皆作礼,陆子只来吟。我问师心处,师言无处心。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玄珠歌(其十五)
唐·张果
玄珠玉树有根苗,水际连天永不凋。真火含虚如赤日,金华结魄六时潮。
烟雨楼(其一)
宋·郑侠
层梯叠构倚穹苍,烟雨江山见渺茫。人是神仙来镇守,物随时节亦循良。静铺紫翠资吟兴,时作霏微助岁穰。岂比啼猩兼啸鬼,浪将愁恨向潇湘。
江行俳体十二首(其八)
明·钟惺
小聚星晨屡断连,山椒一缕露人烟。土音偏不移鸡犬,市暨通行杂钞钱。泽国火耕兼水耨,霜林枣地接枫天。时艰夜禁明书楔,拨剌更更响钓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