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

离别
写景
抒情
山水
友情
季节
秋天
写山
咏物
烟霞

赏析

这首明代邓雅的《寄曾主簿伯曼》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曾主簿在玉笥山前的离别情景。首句“玉笥山前话别离”直接点出送别的地点,情感基调已带有一丝离愁。接着,“临风犹记把征衣”写别后仍能忆起为友人整理行装的情景,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暮云怅望如千里”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目送友人远去,心中那份无尽的思念和惆怅,如同千里之遥。而“夜雨重论复几时”则暗示了他们可能在夜晚的雨中回忆过往,期待着未来的重逢。“风急楚天寒雁过,月明崖树老猿啼”两句,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离别后的凄凉氛围,风声、雁过、月光、猿啼,构成了一幅秋夜寂寥的画面。最后,“知君自得烟霞趣,一度登临一赋诗”则表达了对友人能够享受山水之乐,以及期待他在每次登高望远时都能有所感悟,写出佳作的祝愿。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咸阳逄卜师颜照磨
明·殷奎
故人已别十年过,衰鬓相逢半已皤。共挽客衣怜道路,又持使节傍关河。归来西掖清光近,坐对南山爽气多。庭下鸟啼人吏散,紫薇花发柰君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