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
游
春
水
·
秋
日
过
金
鱼
池
韦
曲
光
颓
澹
,
有
半
亩
金
塘
潋
滟
。
一
般
红
鲤
,
衬
著
绿
波
摇
飐
。
色
分
凤
阙
丹
初
滴
,
光
映
银
墙
红
欲
淡
。
芳
饵
轻
投
,
縠
纹
微
蘸
。
尚
隔
金
沟
紫
缆
。
难
望
见
、
宫
娥
阿
监
。
输
他
百
子
池
中
,
天
香
亲
染
。
废
馆
何
来
箫
鼓
到
,
空
潭
只
被
菰
蒲
糁
。
独
对
西
风
,
几
番
伤
感
。
写景
咏物
怀古
抒情
秋天
写水
宫怨
情感
赏析
这首《鱼游春水·秋日过金鱼池》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秋日里金鱼池的景象,充满了深秋的萧瑟与静谧之美。词的开篇“韦曲光颓澹,有半亩金塘潋滟”,以韦曲的衰败景象反衬出金鱼池的宁静与生机。接着,“一般红鲤,衬著绿波摇飐”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红鲤在碧绿的水波中悠然自得的场景,色彩对比鲜明,富有动态美。“色分凤阙丹初滴,光映银墙红欲淡”两句,通过“色分”和“光映”的描绘,展现了色彩与光影的交融,营造了一种既热烈又柔和的氛围。接下来,“芳饵轻投,縠纹微蘸”则细腻地刻画了垂钓者轻巧的动作与水面细微的变化,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尚隔金沟紫缆。难望见、宫娥阿监”两句,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难以触及的遗憾。“输他百子池中,天香亲染”则进一步强调了金鱼池的独特魅力,仿佛连天香都亲自染上了这里的气息。最后,“废馆何来箫鼓到,空潭只被菰蒲糁”两句,通过废馆与箫鼓的对比,以及空潭与菰蒲的描绘,展现了金鱼池的静谧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自然的永恒。“独对西风,几番伤感”则以个人的情感体验收尾,将读者带入一种深沉的思考之中,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金鱼池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人生、历史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陈维崧
1701首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