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秋节
写景
抒情
赞美
写月
地点
秋色
建筑
楼台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大学士赵公邀请宾客共聚一堂,欢度佳节的场景。诗人胡应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高雅。首句“长廊秋色转斜曛”,描绘了秋日傍晚,长廊上夕阳余晖渐淡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握手平津上客群”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宾客们聚集一堂,气氛融洽的情景,其中“平津”二字,既指地理位置,也暗含着对宾客身份的尊崇。“酒出天厨容并醉,羹调帝座许平分”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豪奢与欢乐。天厨之酒,帝座之羹,不仅体现了宴席的丰盛,更寓意着主人对宾客的深厚情谊和慷慨大度。通过“并醉”与“平分”的描述,展现出宾客间的亲密无间与共享盛宴的喜悦。“黄金城阙笼香雾,白玉楼台挂彩云”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宴会所在的建筑比作黄金打造的城阙与白玉砌成的楼台,再配上缭绕的香雾与悬挂的彩云,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华美,更赋予了场景以梦幻般的色彩,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艺术感染力。最后,“酣醉莫辞过丙夜,清辉萝薜已纷纷”两句,表达了宴会持续到深夜,宾客们在月光下尽情畅饮、谈笑风生的情景。其中,“丙夜”指的是子时之后,午夜之前的时间段,强调了宴会的长久与尽兴。“清辉萝薜已纷纷”则以月光下的藤蔓摇曳,象征着宴会的热闹与欢乐,同时也暗示着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聚会的高雅情趣和深厚友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猜您喜欢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谒夫子庙
清·顾炎武
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
十六夜月
宋·刘黻
何处吹来笛一声,长空如水浸江城。中秋有月云偏妒,底事今宵放得明。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
湖寺拥碧轩
元·张雨
喧寂一尘隔,湖滨出宝坊。荷阴分补衲,水气杂烧香。书勘乌皮几,茵敷白?床。从来已公屋,诗客许徜徉。
江行杂咏(其一)
清·邓汉仪
江州解缆客途长,三日西风逼建康。试问谁人镇姑孰,青山牛渚满斜阳。
韶阳恭谒虞帝庙有赋(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南巡往日怜韶石,遍奏鸣琴六六峰。天阙自开双锦绣,翠华长驻一芙蓉。月明瑶瑟来双女,风起珠尘绕六龙。云里帝城蒲阪似,葱葱御气绛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