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日
待
家
书
不
至
感
赋
此
诗
泽
国
寒
风
木
叶
稀
,
悲
歌
昨
夜
赋
《
无
衣
》
。
自
添
白
发
年
华
异
,
用
尽
黄
金
生
事
微
。
易
水
似
怜
湘
月
远
,
燕
鸿
还
共
楚
云
飞
。
鱼
书
锦
字
无
消
息
,
秋
草
闲
门
又
夕
晖
。
秋天写景
怀古抒情
思乡思念
秋日离别
叹时伤怀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宋登春的《秋日待家书不至感赋此诗》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和个人的思乡之情。首句“泽国寒风木叶稀”以深秋的湖泽地区为背景,渲染出冷风中树叶稀疏的凄凉画面,暗寓诗人内心的落寞。接着,“悲歌昨夜赋《无衣》”表达了对战乱或离别情境的共鸣,通过吟唱《无衣》这样的慷慨悲歌,流露出对家书未至的忧虑和期待。“自添白发年华异”感慨时光流逝,诗人因思念而增添白发,揭示了岁月催人老的无奈。而“用尽黄金生事微”则暗示生活艰辛,纵然财富丰厚,也无法解决内心深处的牵挂。接下来,“易水似怜湘月远”借用易水送别的典故,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相聚遥不可及的哀伤。最后,“燕鸿还共楚云飞”以燕鸿南飞与自己滞留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思乡之情。整首诗以秋景起兴,借景抒怀,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等待家书时的深深忧虑和孤独,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猜您喜欢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枯荷晚过荒园,池荷披谢殆尽,闻人言秋娘怛化丁沽已逾匝月,重念昔游对之成咏(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年来此地经行处,一日伤心独晚归。旧过横塘终不渡,每闻清曲辄增欷。秋初已共黄淤老,花尽难禁白露晞。园事纵非能勿感,剩看凉柳自依依。
在郡秋怀二首(其一)
唐·张九龄
秋风入前林,萧瑟鸣高枝。寂寞游子思,寤叹何人知。宦成名不立,志存岁已驰。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平生去外饰,直道如不羁。未得操割效,忽复寒暑移。物情自古然,身退毁亦随。悠.....
子佩弟见访留赏牡丹兼忆子求
清·曹玘
忆曾同醉复同吟,往事堪思不可寻。红袖倚阑春未老,绿窗欹枕月初沈。笙歌十五年前梦,风雨三千里外心。独喜护花天有意,九分晴带一分阴。
秋日集邓山人馆
明·陈迁
萧条短鬓卧郊园,树里秋声落酒尊。自我乞身归五岳,可谁并辔走中原。美人只在青溪曲,过雁堪悲黄叶村。明月关山千里梦,野花蛮草忆王孙。
秋日偕亭山先生暨诸亲友饮城南寺山石上
明·于慎行
南溪不到已经年,溪上高丘坐渺然。日夕千峰悬片雨,城秋万木起寒烟。人归洛社真堪隐,地入桃源自是仙。眼底旧游浑欲尽,当歌莫惜酒如泉。
重九同冠五对菊次韵简芝麓(其二)
明末清初·周亮工
服食方全好,东篱撷始英。酒难今夜醉,花识老人情。摧叶霜多力,鸣条月有声。祇应尘浊里,枮坐念无生。
谢林吾滨先生过访
明·张天赋
謦欬深承洗渴尘,草堂秋色满庭新。八闽声价如山重,万古斯文一脉亲。天地纲常归范冶,蛟龙云雨起江滨。怀君几夜神交处,纸帐梅花入梦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