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咏物
写物
橄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沂孙的作品,名为《解连环》。从内容来看,诗中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万珠悬碧"一句,以精致的笔触勾勒出一种生动的画面,仿佛可以听到水珠滴落的声音。接着,诗人通过"想炎荒树密"表达了对远方、对过去的一种思念之情。"恨绛娣、先整吴帆"一句,透露出诗人心中的不舍和离别的哀愁。而后文中的"政鬟翠逞娇,故林难别"则更深化了这种情感,仿佛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旧地的依恋之情。"岁晚相逢,荐青子、独夸冰颊"这两句,通过岁末重逢旧友的情景,抒写出一种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点红盐乱落,最是夜寒,酒醒时节"则是在描绘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在酒醒之后,对周围环境有了更深的感受。接下来的"霜槎猬芒冻裂。把孤花细嚼,时咽芳冽"一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种严寒中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断味惜、回涩馀甘,似重省家山,旧游风月"这几句,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两句"崖蜜重尝,到了输他清绝。更留人、绀丸半颗,素瓯泛雪"则以一种淡定和超然的心态结束了这首诗,给读者留下了一种美好而又淡远的感觉。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过去时光的深情怀念,展现出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

王沂孙

69首
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又字咏道,号碧山,又号中仙,因家住玉笥山,故又号玉笥山人,南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大约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间,曾任庆元路(路治今宁波鄞州)学正。王沂孙工词,风格接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如《花犯·苔梅》之类。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姜)白石意度”。尤以咏物为工,如《齐天乐·蝉》、《水龙吟·白莲》等,皆善于体会物象以寄托感慨。其词章法缜密,在宋末格律派词人中是一位有显著艺术个性的词家,与周密、张炎、蒋捷并称“宋末词坛四大家”。词集《碧山乐府》,一称《花外集》,收词60余首。主要词作有《天香·龙涎香》、《齐天乐·蝉》、《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眉妩·新月》、《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等中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