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
潮
送
潮
辞
(
其
二
)
送
潮
潮
西
来
兮
又
东
下
,
日
染
中
流
兮
红
洒
洒
。
汀
葭
苍
兮
屿
蓼
枯
,
风
骚
牢
兮
愁
烟
孤
。
大
几
望
兮
微
将
晦
翳
,
睨
瀛
溶
兮
敛
然
而
退
。
爱
长
波
兮
数
数
,
一
幅
巾
兮
无
缨
可
濯
。
帆
生
尘
兮
楫
有
衣
,
怅
潮
之
还
兮
吾
犹
未
归
。
写景
山水
情感
送别
写物
潮
叹咏节令
译文
潮水从西而来又向东流去,阳光映照在江心,一片红艳。
水边的芦苇苍翠,小岛上蓼草枯黄,风声凄凉,孤独的烟雾弥漫。
天色渐暗,即将被乌云遮蔽,凝视着浩渺的江面,我只能无奈地退却。
我爱那长长的江波,但频频起落,无法洗涤我的烦恼。
船帆沾满尘土,桨叶也覆盖着衣物,心中惆怅,潮水虽回,我仍未归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边观潮的情景。开篇“潮西来兮又东下,日染中流兮红洒洒”两句,从视觉和色彩上刻画出潮水汹涌而来的壮丽景象,潮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金红色的美丽。接着“汀葭苍兮屿蓼枯,风骚牢兮愁烟孤”两句,则转向描绘潮退后的江岸情境。汀葭(水边的芦苇)和屿蓼(水中的藨草)都已变得干枯,显示出潮水已经退去,而“风骚牢兮愁烟孤”则是诗人在潮退后的寂寞情怀,感慨万千。“大几望兮微将晦翳,睨瀛溶兮敛然而退”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潮水最后的凝视和留恋之情。诗人站在高处眺望着即将消失在眼前的潮水,心中充满了不舍。“爱长波兮数数,一幅巾兮无缨可濯”两句,是诗人对那不断流动的潮水的喜爱,以及他想要用一块布去擦拭潮水却又感到无从着手的无奈和留恋。最后,“帆生尘兮楫有衣,怅潮之还兮吾犹未归”两句,诗人看着帆船在尘土中渐行渐远,而自己依然站在岸边,心中对潮水再次到来的期待和自己的留守之间的矛盾充满了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潮汐起伏变化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绪,以及他对自然景象深刻的情感投入。
陆龟蒙
607首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