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
美
以
紫
石
砚
见
赠
以
诗
迎
之
霞
骨
坚
来
玉
自
愁
,
琢
成
飞
燕
古
钗
头
。
澄
沙
脆
弱
闻
应
伏
,
青
铁
沈
埋
见
亦
羞
。
最
称
风
亭
批
碧
简
,
好
将
云
窦
渍
寒
流
。
君
能
把
赠
闲
吟
客
,
遍
写
江
南
物
象
酬
。
咏物
写物象
读书
译文
霞光中的骨头般坚硬,仿佛带着玉的哀愁,被雕琢成古代燕子形状的发钗头。
清澈的沙子看似脆弱,听到这样的赞美或许会心生谦逊;深藏的青铁,见到如此工艺也会感到羞愧。
它最适合在风亭中展示,如同绿色简册批注着清风;又好似从云中汲取寒流,增添其高雅气息。
你若能将这美物赠予我这样的闲散诗人,我将遍写江南的景致以答谢你的厚意。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诗名《袭美以紫石砚见赠以诗迎之》。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一块紫石砚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友情和文墨艺术的深厚感情。“霞骨坚来玉自愁”,诗人将这块紫石比喻为美丽而坚硬的骨骼,是由天然之物凝结而成,如同精美的玉器一般,表达了诗人对它的珍视和自豪。"琢成飞燕古钗头"则形容砚的雕刻工艺精湛,将其比作古代华丽的发饰,更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澄沙脆弱闻应伏,青铁沉埋见亦羞”,诗人通过对比,表现了紫石砚与其他材料(如澄沙和青铁)的不同,它不仅坚硬,而且在艺术加工下更加突显其独特之美。"最称风亭批碧简,好将云窦渍寒流"一句中,“风亭”可能是指诗人常去的地方,而“批碧简”则意味着诗人经常在这块紫石砚上书写文字。“好将云窦渍寒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将之融入文墨之中。最后两句"君能把赠闲吟客,遍写江南物象酬",则是诗人希望朋友也能像他一样珍惜这块紫石砚,并在闲暇时刻吟咏文字,用以描绘江南的风物。整首诗通过对紫石砚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艺术和自然美的深切情感。
陆龟蒙
607首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猜您喜欢
忆江渎池庐
清·顾印愚
藕根迸水青钱小,竹箨铿林绿襁斑。初夏池塘忘不得,乱书重叠对西山。
清涟寺观鱼叠旧作韵
清·爱新觉罗·弘历
烟轻春雨后,暇值万几馀。载礼金光佛,因观青色鱼。生机盎翰墨,乐意映襟裾。怪底参军羡,还劳开士如。新题看㡧画,旧句读碑书。谩设重来约,犹今视昔欤。
园中书事二绝(其二)
宋·司马光
坐嗅白莲蕊,卧看青竹枝。闲斋不成寐,起读圣俞诗。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恭纪恩赐诗(其十七)赐银套杯六小大各异以礼乐射御书数字别之
明·严嵩
银质金书六字文,酌时随量浅深分。贵同玉瓒藏为宝,德比醇醪饮自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