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送别
赞美
山水
历史
离别
春景
边塞
人物赞美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禹偾所作,送别南阳李太傅。这首诗的艺术风格雄浑典雅,充满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怀念之情。首句“两朝黄阁预弥纶,”中的“黄阁”,指的是皇宫,表明诗中的人物在两个朝代都享有很高的地位。这里的“预弥纶”,则是形容其政治地位和影响力之大。第二句“又策春坊第一勋。”中,“春坊”通常是指军营,而“第一勋”表明诗中的人物在军事上的成就和荣誉也是首屈一指的。第三句“僧塔旧题前进士,”通过对僧塔上旧有的题刻进行描写,引出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其中,“进士”是科举考试中的一种称谓,意味着考生在学术和文学上的成就。第四句“斋坛新拜上将军。”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新晋升为将军的人物进行祝贺之情。这里的“斋坛”是指仪式举行的地方,而“新拜”说明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接下来的两句“马衔金勒冲微雪,雁避红旌入断云。”则通过对骑乘和军旗的描绘,展现了诗中人物英勇和威武的一面。其中,“金勒”是指装饰华丽的马缰,而“微雪”、“断云”则营造了一种壮阔的战争氛围。最后两句“还似徐州张仆射,御诗相送四方闻。”通过对历史上著名人物徐州张仆射的提及,来表达诗人对于李太傅不凡的赞誉。这里的“御诗”,是指皇帝所赐之诗,而“四方闻”则意味着这份荣耀和尊贵传遍了四面八方。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军事成就的回顾,以及对人物英勇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一种英雄气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李太傅离别的不舍之情。

王禹偁

670首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