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季节写景
风景赞美
夏天的景象
动景写实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细腻而生动的江南水乡迎亲图景。首句“薰风长日正悠悠”,以和煦的春风与悠长的日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为整个画面定下了基调。接着,“兰室初开待莫愁”一句,巧妙地将迎亲的地点置于幽雅的兰花之室,暗示了迎亲的庄重与高雅,同时也预示了新婚夫妇未来的幸福生活。“一尺腰犹红锦襻,万金鬟更玉搔头”两句,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新娘的美丽与娇羞。一尺腰带红锦,不仅体现了新娘身段的曼妙,也象征着她对婚姻生活的期待与憧憬;“万金鬟”与“玉搔头”则进一步强调了新娘的华贵与精致,仿佛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已障画扇登油壁,好放偏辕促玳牛”两句,描绘了迎亲队伍的壮观与热闹。画扇遮面,既符合古代女子出行的礼仪,又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油壁车”与“玳牛”则是古代贵族出行的交通工具,显示出迎亲队伍的尊贵与奢华。最后,“争似秣陵桃叶渡,风波迎接隔江舟”两句,以桃叶渡的典故,表达了对这次迎亲活动的特别意义与美好祝愿。桃叶渡作为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此处借用,寓意着这次迎亲如同一次跨越江水的深情相会,充满了浪漫与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迎亲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也蕴含了对新人未来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佳作。

冯班

34首
冯班(1602~1671)明末清初诗人。字定远,晚号钝吟老人。人江苏常熟。明末诸生,从钱谦益学诗,少时与兄冯舒齐名,人称“海虞二冯”。入清未仕,常常就座中恸哭,人称其为“二痴”。冯班是虞山诗派的重要人物,论诗讲究“无字无来历气”,反对严羽《沧浪诗话》的妙悟说。有《钝吟集》、《钝吟杂录》、《钝吟书要》和《钝吟诗文稿》等。

猜您喜欢

即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岚气依山素练横,朝暾忽射一川明。人冲晓雾逶迤去,马踏寒郊笃速行。村落几家茅舍静,野流数处板桥平。锦江诗句河阳笔,风景重看生面呈。
休日黄推官登台
宋·赵汝谠
禅阁自何代,万缘委飞埃。碑图久亦灭,栋宗半欲摧。一水中贯野,练光远萦回。山容媚烟日,澹若今碧开。清言已忘暑,况复同此杯。攀登旷士情,感寓骚人才。停坡引归骑,表郭瞻高台。空.....
秋意
清·爱新觉罗·弘历
转眼寒光散月华,侵寻凉意透窗纱。閒庭气爽秋无价,曲岸风摇荻有花。蛩响依稀啼旧怨,水痕澹潋露新沙。流阴遮莫惊如驶,绮句亲裁趣转赊。
蜀阜精庐无风自凉方欣然出户见竹鸡将雏砌外
宋·钱时
薝卜净如洗,苍筤清且深。依岩自幽润,况无日影侵。亭午一升阶,忽若投凌阴。凉气飒以入,肃肃生衣襟。大火浮炎埃,虚堂抱云林。安得冰霜颜,听我山中吟。盘桓去未忍,砌外行山禽。一.....
冬日返语溪舟中即景(其一)
清·仰蘅
水落清溪一棹过,西风杨柳尽婆娑。野禽飞去斜阳外,惟有寒烟衰草多。
五月三日登阁东望青溪白莲粲然如雪倚久之为赋
明·贝琼
地清无暑即蓬莱,高阁披襟亦快哉。楚树日沉风北起,钟山云合雨东来。枇杷子熟三时过,菡萏花高一色开。今夜夜凉无限思,吹箫人在凤皇台。
咏洗心堂得鸟鸣山更幽(其五)
宋·吕天策
环沙饶沃壤,农工敏锄耰。青秧拥翠被,大堤蔽吴牛。渔商蛮獠杂,结屋桑柘幽。翁妇顾相喜,占风知有秋。吾侪拙生事,腹果即无求。年丰预有托,一饱不难谋。钟鼎固乐矣,其乐如是不。未.....
竹间亭作
宋·刘攽
溪东杂花乱如谷,溪西老树交篁竹。横槎波水才一苇,缭径出林凡几曲。半旬霖雨泉脉动,四岸春风柳芽绿。眼前景物向人好,心事幽忧伤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