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禅理
写景
抒情
禅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皇甫冉的作品,名为《问正上人疾》。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关心医药,对待病人的态度和理解。"医王犹有疾,妙理竞难穷。" 这两句表达了对医学知识的敬畏之情,即便是医生也可能遭遇自己无法治愈的疾病,说明医学的奥秘深不可测。"饵药应随病,观身转悟空。" 这里强调了治疗时药物的选择应该根据不同的疾病来调整,并且通过观察身体状况可以领悟到人生如梦的虚幻。"地闲花欲雨,窗冷竹生风。" 描述了一种静谧而寂寞的自然景象,可能暗示了诗人在等待消息时的心境。"几日东林去,门人待远公。"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朋友身体状况的关心,希望他尽快恢复健康,并且门前有人在等待着他的好消息。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医学知识,还通过景物描写传达了一种期待与关怀的情感。

皇甫冉

228首
皇甫冉(约公元718年—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中左拾遗,补阙。他生当乱离,颇有漂泊之叹,流连景物之余,东南山水,常赋予他以好句,如“燕如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积水长天随远色,荒林极浦足寒云”,“泛舟因度腊,入境便行春”,“岸草知春晚,沙禽好夜惊”等,并皆清逸。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中悲其“长辔未骋,芳兰早凋”,当是指他终年五十余。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