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写景
怀古
抒情
咏物
梅花
地点
峨眉山
节气
山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湘江边对友人林雨若归乡的思念之情。首句“宿雾卷太山,浩然沧海色”以壮阔的自然景象开篇,雾气弥漫,仿佛将泰山卷入其中,大海的颜色在雾中显得更加深邃浩瀚。这种景象既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辽阔思绪,也暗示了远方友人的遥远与不可触及。接着,“中有无数峰,奔腾不可得”进一步描绘了雾中群峰的壮观景象,虽然这些山峰看似奔腾不息,却难以真正触及,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以及距离的遥远。“我欲登峨眉,披云几千尺”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自前往峨眉山,穿越云层去见友人的强烈愿望,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下指望林皋,烟点梅花白”则转而想象在友人居住的地方,林间小道旁,烟雾缭绕中,梅花绽放,洁白如雪。这一景象既美丽又哀愁,预示着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期盼与对离别之痛的感伤。“踟躇念天寒,尚疏远行策”写出了诗人面对严寒天气时的犹豫与彷徨,以及对长途跋涉的畏惧,但心中仍怀揣着对友人的思念,决定继续前行。最后,“昨日鹔鹴裘,己赠思归客”点明了诗人已经将珍贵的鹔鹴裘赠予了即将归乡的友人,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也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友人付出一切的决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抉择。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