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哲理
怀古
咏物
情感
山水田园
读书
真乐之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深的作品,名为《寄题真乐斋》。诗中通过对比自然界中鱼和鸟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享受简单生活的哲学思想。开篇两句“鱼潜深渊水,鸟巢茂林枝”描绘了鱼在水中、鸟在树上的自在地生存景象,这是自然界中生物和谐共处的典型。接下来的四句“潜者忘于渊,洋洋纵尾鳍。巢者忘于林,飞鸣唯所宜。庄周叹从容,未免惠子疑”借用了庄周和惠施两个哲学家的名字,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精神状态的赞美与怀疑。中间部分“师旷岂知声,缪以占齐师。彼各有真乐,果孰得而窥”则通过提及音乐家师旷和占卜之术,探讨了人们追求个人内心的真实快乐,但这种快乐又难以被外界所理解。后半部分“陋巷颜氏子,箪瓢甘忍饥。陶潜怕折腰,素琴弦不施”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生活状态的人物(颜回和陶渊明),表达了即使在贫困或简朴的环境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快乐。最后几句“其乐可闻欤,夫盖默识之。非丝亦非竹,且复非蛾眉。譬如执热者,洒然濯凉飔。又如渴不禁,快饮清江湄”通过比喻,强调了这种内心的快乐是超越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精神体验。结尾部分“当其得意时,何以富贵为。手舞而足蹈,诚不之自知。自知犹不可,人胡可度思”则表达了在达到这种境界时,对于外在的荣华富贵已经无所谓了,即使是自己,也难以完全把握这种精神状态。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类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哲学思考,传递出一种超脱物欲、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理念。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