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憨
山
师
菩
提
庵
八
咏
(
其
三
)
累
累
千
万
颗
,
颗
颗
说
阿
弥
。
何
烦
更
采
撷
,
百
八
手
中
持
。
写物
禅意
赞美
手法
持物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佛教修行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宁静。诗人通过“累累千万颗,颗颗说阿弥”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修行者在心中默念佛号的情景,仿佛千万颗珠子在心中滚动,每一颗都承载着对佛的虔诚与敬仰。这种内心的修行,无需外在的采撷,只需在手中持着百八颗念珠,便能完成每日的佛号诵念。“何烦更采撷”,这句话表达了修行的真谛在于内心的清净与专注,而非形式上的繁琐仪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被各种外在的事务所累,而忽略了内心的修行。通过诵念佛号,修行者得以净化心灵,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安宁。“百八手中持”,点明了修行的具体方式——持念百八颗念珠。在佛教中,百八颗念珠象征着佛陀的教诲,每念一颗珠子,即代表对佛法的一份恭敬与理解。通过持念,修行者不仅在数量上累积了对佛法的体悟,更是在质地上深化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净化。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化的描述,传达了佛教修行的核心理念:内心的平静与专注,以及对佛法的真诚实践。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应忽视内心的修行,而应通过简单而纯粹的方式,如诵念佛号,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李流芳
376首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猜您喜欢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恭纪恩赐诗(其十七)赐银套杯六小大各异以礼乐射御书数字别之
明·严嵩
银质金书六字文,酌时随量浅深分。贵同玉瓒藏为宝,德比醇醪饮自醺。
羔羊
先秦·诗经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临济赞
宋·释祖先
揎拳捋肘,只有一个。电卷星飞,抬头蹉过。
白云端和尚赞
宋·释智愚
接纳少机关,勘验无眼目。时时膈气筑,只要煨芦菔。
寄然镜潭
宋·许棐
镜潭炯炯秋无底,著一纤云也是多。禅外当无些子事,如何犹有作诗魔。
画牧牛赞
宋·黄庭坚
鼻之柔也,以绳牧之。心之柔也,以道牧之。纵而不蹊人之田,其谁早服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