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
游
危
亭
题
竹
粉
,
曲
沼
嗅
荷
花
。
数
日
同
携
酒
,
平
明
不
在
家
。
寻
幽
殊
未
极
,
得
句
总
堪
誇
。
强
下
西
楼
去
,
西
楼
倚
暮
霞
。
写景抒情
咏物写景
夏日写景
荷花咏物
平明出游
西楼倚暮
夏日活动
译文
在危险的亭子上题写竹粉诗,弯曲的池塘边闻着荷花香。
这几天我们常带着酒一起,但天亮时你却不在我家。
寻找幽静的地方还没尽兴,写出的诗句总是值得夸赞。
勉强走下西楼,西楼正映照着傍晚的晚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和深远的情感寄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危亭题竹粉”开篇即刻画出一个幽雅的场景,危亭指的是高耸的亭台,而题竹则是指在竹子上题字,这里用“粉”来形容竹子的纹理,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表达了一种温柔的情怀。紧接着“曲沼嗅荷花”,曲沼是弯曲的小湖,而嗅荷则是享受荷花之美的行为。这里不仅描绘了荷花的清香,更传递出诗人在自然中的悠然自得。“数日同携酒,平明不在家”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朋友共度时光的情景。“数日”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而“同携酒”则是指与知己共同饮酒,享受生活。"平明不在家"则暗示了诗人对传统家庭束缚的超脱,以及追求个人自由的愿望。“寻幽殊未极,得句总堪誇”中,“寻幽”意指寻找隐逸之所,而“殊未极”则表示这种寻找永无止境。"得句"可能是指诗人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灵感和诗句,而“总堪誇”则表达了一种满足与喜悦。最后,“强下西楼去,西楼倚暮霞”两句,"强下"一词传递出一种迫不及待的感情,“西楼倚暮霞”则描绘了诗人急切地前往西楼,且在那儿享受着晚霞的美景。这里的“倚”字用得极妙,既表达了一种依靠、享受的姿态,也暗示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与酒和诗歌的共度时光,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
李商隐
604首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您喜欢
纳凉
清·张?英
一白月光满,苍筤疏影横。花欹香鬓薄,露裛葛衣轻。蛩语迎风急,萤飘点水明。小窗帘半卷,银汉望盈盈。
夏日慈竹轩待雨
清·张熷
故人为我开三径,一日经过定几回。晚雨欲催斜照敛,好风时送片云来。阶前净绿连芳树,竹外微凉沁酒杯。晴罢不须愁溽暑,冷吟闲醉且徘徊。
夏日
唐·刘复
映日纱窗深且闲,含桃红日石榴殷。银瓶绠转桐花井,沈水烟销金博山。文簟象床娇倚瑟,綵奁铜镜懒拈环。明朝戏去谁相伴,年少相逢狭路间。
游寄畅园
清·丁绍仪
绿树阴初合,闲庭草渐肥。游鱼负萍戏,小鸟逐花飞。雨过泉声静,风来酒力微。斯游殊不易,我是暂时归。
碧筒
元·郑允端
主人避暑开芳宴,轻折荷盘当酒罍。半朵断云擎翡翠,一江甘露泻玫瑰。胸中爽气飘飘起,鼻底清香拍拍回。可笑狂生杨铁笛,风流何用饮鞋杯。
窗前古槐二首(其二)
宋·裘万顷
去岁西湖避暑来,藕花无数眼慵开。而今归卧洪崖侧,看尽飞泉看古槐。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