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古
哲理
警示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傅汝舟所作,名为《记道路古事(其三)》。诗中探讨了人类文明与战争的关系,以及和平的重要性。“昔闻燧人氏,造火遂生人。”开篇即追溯到远古时代,提到燧人氏发明火种,认为这是人类文明的开端。这里暗示了火的双重性,既是创造生命的工具,也是带来破坏的力量。“世风既变易,戎器亦时因。”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风气也发生了变化,武器也随之更新换代。这句话反映了历史进程中,战争与武器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用之苟失御,祸克难具陈。”如果使用武器不当或失控,带来的灾难和破坏是难以预料和避免的。这句强调了武器使用的谨慎和控制的重要性。“悟彼燎原端,何况云霓屯。”接着,诗人将话题转向自然现象,比喻战争的爆发如同燎原之火,而云霓屯则象征着和平的景象。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警醒。“嗟嗟逐兽子,岂复忧积薪。”“逐兽子”可能是指追逐野兽的人类祖先,这里暗指人类为了生存而不断斗争的历史。诗人感叹,如今的人们是否还忧虑着积累的资源,即是否还在为未来的生存而担忧。“弗戢将自焚,愿以书君绅。”最后,诗人发出呼吁,如果不加以节制,人类可能会自取灭亡。他希望自己的话语能被君王或士绅们铭记,以此来倡导和平与智慧的治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回顾历史、反思现实,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后果的深刻思考。它提醒人们在追求进步的同时,也要警惕潜在的风险,保持理性和节制,以实现长久的和谐与繁荣。

傅汝舟

94首
初名舟,又字木虚,、丁戊山人等。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合廾呓弃存稿》6卷,《粤吟稿》1卷,尚有杂著多种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左传》引周谚
先秦·无名氏
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