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怀
二
首
(
其
二
)
浙
河
十
月
菊
犹
斑
,
客
御
貂
裘
未
觉
寒
。
迟
暮
更
知
为
客
恶
,
羁
穷
犹
自
借
书
看
。
朔
风
几
夜
驱
鸿
雁
,
苦
雨
惊
时
损
蕙
兰
。
安
得
雀
离
三
百
尺
,
一
超
纡
谲
破
忧
端
。
写景
秋天
怀古
抒情
励志
写鸟
借景抒情
咏物
读书
忧民
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愁绪之情和客居他乡的孤独感受。"浙河十月菊犹斑"一句,以浙江的十月作为背景,菊花在这时节尚且盛开,其黄色花瓣犹如斑点,映衬出秋天的宁静与淡雅。"客御貂裘未觉寒"则透露出诗人虽然穿着温暖的貂皮衣,但内心的冷清与孤独感却无法驱散。这两句交织出了秋日的凄凉和个人的寂寞。接下来的"迟暮更知为客恶,羁穷犹自借书看"表达了诗人对于日落时分的特别感受。在这个时候,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这份孤独与不适感尤为强烈。尽管生活拮据,但诗人仍旧寻找安慰,通过阅读书籍来暂时逃避现实的苦楚。"朔风几夜驱鸿雁,苦雨惊时损蕙兰"写出了自然界秋天的动荡与凄厉。北风连续数夜,带来了大群的鸿雁,而连绵的苦雨则让本就脆弱的蕙兰受到了伤害。这两句描画出一个动乱而又萧瑟的秋季景象。最后"安得雀离三百尺,一超纡谲破忧端"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解脱的渴望。通过比喻“雀离”来形容自己想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和精神上的压抑,找到一条出路,以此来消解内心的忧虑。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寂寞和对知识与精神寄托的渴望。
张嵲
662首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