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
史
诗
八
首
(
其
七
)
主
父
宦
不
达
,
骨
肉
还
相
薄
。
买
臣
困
樵
采
,
伉
俪
不
安
宅
。
陈
平
无
产
业
,
归
来
翳
负
郭
。
长
卿
还
成
都
,
壁
立
何
寥
廓
。
四
贤
岂
不
伟
,
遗
烈
光
篇
籍
。
当
其
未
遇
时
,
忧
在
填
沟
壑
。
英
雄
有
迍
邅
,
由
来
自
古
昔
。
何
世
无
奇
才
,
遗
之
在
草
泽
。
咏史怀古
励志
情感
亲情
咏物
读书
怀古
英雄情怀
赏析
这首诗是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和赞美,语言古朴典雅,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四位贤者的描述,抒写了他们在世时的困顿与不遇,以及身后留下的英烈形象和影响。"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一句,表现了家贫而骨肉之间仍然保持着亲情温暖。"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则描绘了买臣生活的艰难与不安定。接下来的几句,分别讲述了陈平、长卿等人的境遇,都是未得志时的窘迫和归来后的落寞。这些叙述构成了对古人不遇的一种同情和理解。"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一句,是对这几位贤者的赞美,他们虽然在世时不被理解,但他们的英烈事迹却被记录在历史的篇章中,流传后世。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这些古代人物的崇敬之情。最后两句"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则是对古今英雄不遇的感慨。他们在生前往往郁郁不得志,只能把烦恼埋藏心底,而那种迂回曲折的英雄气概,却源远流长,自古至今一直被人们传颂。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理解和同情,也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情怀和文化内涵。
左思
15首
左思(约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另外,其《咏史诗》、《娇女诗》也很有名。其诗文语言质朴凝练。后人辑有《左太冲集》。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金谷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元年(300年),因贾谧被诛,遂退居宜春里,专心著述。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张方进攻洛阳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元年(300年),因贾谧被诛,遂退居宜春里,专心著述。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张方进攻洛阳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雷州雷祖庙联
清·徐琪
为一世振聩觉聋,蹈厉无前,鼓荡烟霾走精锐;愿四海祥风膏雨,威棱不露,弥纶天地养和平。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