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写景
怀古
抒情
政事
民情
地点
拱北楼
秋天
赞颂
边塞

赏析

这首元代曹伯启的《题拱北楼》描绘了一幅雄浑壮丽的边塞景象。首句“相君素有平南策”赞扬了文臣的谋略,暗示了拱北楼的建设与军事防御有关。次句“吴会新成拱北楼”点明了楼阁所在之地,即江南地区,与北方相对,寓意着巩固边防。“鼓角壮怀藩镇肃”通过战鼓号角声传达出边疆的严肃与安定,显示出当地藩镇的纪律严明。接下来,“轩窗豁眼海天秋”则以开阔的视野和秋日的海天一色,展现了楼阁的壮观以及诗人登高远眺的豪情。“岁时玉帛修臣节”表达了对朝廷礼仪的遵循,以及对忠诚尽职的坚守。而“政事金汤写帝忧”则寓言了拱北楼如同坚固的城池,象征着国家的稳固,反映了皇帝的忧虑和治国之策。最后两句“民物熙熙无异议,戎葵倾日水东流”,描绘了百姓安居乐业,没有纷争,连象征忠诚的戎葵都朝着太阳的方向倾斜,暗喻民心所向,而江水东流则象征着时光流逝和历史的进程。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拱北楼为载体,既赞美了国家的治理,又寄寓了诗人对边疆安宁和个人志向的追求,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国家兴盛的期盼和对自己职责的担当。

曹伯启

447首
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起任淮东廉访使,拜陕酉诸道行台御史中丞,辞疾不起。赠河南行省左丞,谥文贞。性庄肃,奉身清约。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一名《汉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迹见《曹文贞公诗集》附录曹鉴《溢文贞公神道碑铭》、《元史》卷一七六

猜您喜欢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过灵隐寺至石人岭有怀钝丁借秋阁礼九莲观音之约
清·朱枫
花飞欲尽奈何春,赖此扶筇自在身。涧水有香松粉落,寺门无路蕨拳新。深林数笋频留步,远壑寻源屡问人。回首借秋高阁上,隔年尚滞九莲因。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过金绳庵
明·梁宪
唤艇连烟渡,沿香到藕塘。隔桥花隐寺,傍水竹为墙。地僻人家远,天空鸟道长。何时戎马息,时过共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