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坐
有
作
明
灯
倦
修
夜
,
清
言
谁
与
晤
。
虚
牖
响
悲
风
,
寒
月
出
高
树
。
凄
凄
四
野
鸿
,
矫
矫
云
中
鹜
。
岁
月
漫
迁
徂
,
此
生
却
虚
度
。
归
养
计
未
成
,
徙
倚
伤
迟
暮
。
写景
抒情
秋节
悲情
虚写
自然景色
自然景物
写风
夜空
感慨岁月
赏析
这首清代赵三麒的《夜坐有作》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时的孤寂心境。首句“明灯倦修夜”以明亮的灯火映照出诗人疲于夜读的场景,透露出一丝孤独和疲倦。接着,“清言谁与晤”表达了诗人无人能共享深思熟虑的清谈之感,流露出内心的孤寂。“虚牖响悲风,寒月出高树”通过窗户传来的悲凉风声和高树间透出的寒月,营造出一种凄冷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落寞。接下来,“凄凄四野鸿,矫矫云中鹜”借野外大雁和云中飞鸟的孤独飞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自身的孤独感。“岁月漫迁徂,此生却虚度”直抒胸臆,诗人感叹时光流逝,自己似乎未能在有限的人生中实现所想,有种光阴虚度的无奈。最后两句“归养计未成,徙倚伤迟暮”,诗人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但计划尚未实现,只能在迟暮之年徒然感慨,流露出深深的哀愁和对未来的迷茫。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自我感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岁月的流逝以及对归隐生活的渴望,情感深沉而动人。
猜您喜欢
重阳杂兴(其二)
明·庄昶
醉倒江头枕石眠,清风刚洒竹门边。蚤闻世计皆春梦,肯放江花送老年。凤鸟河图皇极理,西江南海钓鱼船。狂歌急起披衣坐,今夜梧桐月倍圆。
同徐吴二子弘法寺台眺望
明·李攀龙
摇落偏惊祗树林,白云鸿雁亦萧森。何知潘鬓淹郎署,但许燕山壮客心。欲雨诸陵来朔气,西风千里动秋阴。悲哉联璧登高赋,徙倚荒台见古今。
次韵宿西山
元末明初·戴良
旦棹东湖澨,暝策西山麓。林光漏月清,水影漾天绿。初风革故和,穷律转新肃。悲来攒人怀,山房不成宿。
赋得风入松和贞元作二首(其二)
明·邓云霄
风生松下奏笙簧,枕石閒眠白昼长。飒矣不知三伏日,冷然如洒万峰霜。徂徕自是乘凉地,河朔休誇避暑觞。借问秋声谁善赋,大夫高韵叶清商。
凉夜纪怀
明·王应斗
烟深萝径雀当门,对影寒花与浊樽。幽谷兰香空有性,幻沤萍梗本无根。逢场看剧今何在,共谱询名半未存。正是野怀凄绝处,疏风凉雨又黄昏。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