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
维
阁
平
楚
微
茫
尽
,
繁
霜
黯
淡
愁
。
川
光
浮
树
杪
,
山
雨
碧
帘
钩
。
白
鸟
孤
烟
暮
,
丹
枫
万
井
秋
。
神
州
空
极
目
,
萧
瑟
赋
登
楼
。
写景
秋景
山雨
山川
登楼
季节转换
自然景色
白鸟
孤烟
丹枫
秋意
抒情
神州极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天地间弥漫着寒意与愁绪的景象。首联“平楚微茫尽,繁霜黯淡愁”以“平楚”(平旷的原野)和“繁霜”(浓重的霜气)开篇,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霜气的“黯淡愁”二字,直接点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情绪。接着,“川光浮树杪,山雨碧帘钩”两句,通过“川光”(水面的光影)与“树杪”(树梢),以及“山雨”(山间的雨水)与“碧帘钩”(绿色的帘幕被轻轻拉开),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白鸟孤烟暮,丹枫万井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寂寥的情感。白鸟在黄昏中显得格外孤单,而“丹枫万井秋”则以红叶满山、村落点缀的画面,既渲染了秋天的色彩,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最后,“神州空极目,萧瑟赋登楼”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无限遐想,以及面对萧瑟秋景时的感伤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一幅深沉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
陈子龙
68首
陈子龙(1608年7月12日—1647年6月15日),明末官员、诗人、词人、散文家、骈文家、编辑。陈子龙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六月初一出生于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初名介,后改名子龙;初字人中,后改字卧子,又字懋中;晚号大樽、海士、轶符、於陵孟公等。崇祯十年进士,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继而任南明弘光朝廷兵科给事中。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五月十三投水殉国。陈子龙不仅是明末著名烈士与英雄,也是明末重要作家,具有多方面的杰出成就。他的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伟丽秾艳,直追齐梁初唐;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形成沉雄瑰丽的独特风貌,为云间诗派首席,被公认为明代最后一个大诗人、“明诗殿军”,并对清代诗歌与诗学产生较大影响。陈子龙各体诗歌中,成就最突出的是七言律诗与七言古诗。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清词中兴的开创者,著名词评家谭献、龙榆生等人均对其词作评价甚高。陈子龙的骈文也有佳作,《明史》称其“骈体尤精妙”。陈子龙的奏疏与策论都有很深厚的功底,也很有成就。陈子龙的小品文自成一格,《三慨》等作品真切感人又寄托自己缠绵忠厚之情。陈子龙也是明末著名的编辑,曾主编巨著《皇明经世文编》,删改徐光启《农政全书》并定稿,这两部巨著具有很重要的史学价值。文学家。初名介,、懋中、人中,、海士、轶符等。汉族。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