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郑
骑
曹
青
橘
绝
句
怜
君
卧
病
思
新
橘
,
试
摘
犹
酸
亦
未
黄
。
书
后
欲
题
三
百
颗
,
洞
庭
须
待
满
林
霜
。
写物
怀乡
情感
咏物
青橘
季节
秋天
表达期望
译文
我怜惜你生病了还想着新鲜的橘子,虽已尝试采摘但还是酸的并未完全成熟。
想在信后写上三百颗橘子的数量,但要等到洞庭湖畔的橘子满树霜冻才能完全成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期待。开篇“怜君卧病思新橘”表达了诗人对病中的朋友的关切,新摘下的橘子犹酸未黄,似乎也寄托着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接下来的“试摘犹酸亦未黄”则是从味觉上描述这份关心,不急于求成果,只愿慢慢地等待时机。“书后欲题三百颗”一句,既可理解为诗人想要在书信后面记录下这三百颗橘子的情谊,也可能是将这份情感化作文字,传达给远方的朋友。数字“三百”在中国文化中常带有整齐、完整的象征意义,这里或许暗示着诗人对友情的珍贵与完整。最后,“洞庭须待满林霜”则是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一种等待和期待。洞庭湖边,满林的橘树在秋风中逐渐成熟,诗人似乎在说,只有当时机成熟,橘子也变黄了,我才会将这份情谊传达给你。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更是对友情深厚与长久等待的一种象征。整首诗通过对橘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病中的关心和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耐心的美德。
韦应物
568首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您喜欢
青鸟泉
唐·张乔
祗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
题延真陈炼师东庭四时词
明·刘崧
香篆添新火,丹炉养旧灰。碧窗如水净,坐看绿阴回。
答报资旷老人见寄来韵(其三)
明·成鹫
境静人閒性所宜,住来遑问此何时。江山烟雨归名邈,今古晴阴互转移。兔径拓开迟客至,象王行处少人知。无情也解通消息,荔子先红向北枝。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野望
明·陈子龙
谷口栖真处,柴门极望中。行吟寒日落,挥手暮云空。明月流沙雁,微霜变草虫。吾衰非一事,且莫厌墙东。
怨别离
清·徐元梦
思君恨夜长,寂寞空床宿。思君恨日短,白头一何速。长短空自知,思君无尽期。登楼时一望,杨柳夹堤垂。黄鸟鸣其上,喈喈有余悲。听之动中怀,罗袖春风吹。春风忽已换,阔别恩情断。织.....
百字令
清·陆恒
空阶一夕,滴芭蕉、秋心难展。檐铁丁丁,摇曳处、蓦地愁添宛转。秋木凄凄,秋花寂寂,秋意都零乱。捲帘人瘦,年华容易暗换。已入急管繁弦,不堪重证,裂破冰丝软。万斛真珠抛作泪,待.....
游黄华山
金末元初·元好问
黄华水帘天下绝,我初闻之雪溪翁。丹霞翠壁高欢宫,银河下濯青芙蓉。昨朝一游亦偶尔,更觉摹写难为功。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木赤立无春容。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悬流千丈忽.....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