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励志
山水
雷州
赠别
友情的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来复所作的《送吴知府之官雷州》诗,描绘了对即将赴任雷州的吴知府的深情送别与美好祝愿。诗中不仅展现了吴知府的儒雅风范和高尚情操,也反映了其为官的理想与抱负。首句“雷州太守东吴客,儒术传家尚清白”点明了吴知府的身份与品质,他不仅是雷州的太守,更是传承儒家学问、坚守清廉的典范。接着,“金花束带红锦袍,玉骨巉巉眼双碧”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吴知府的外在形象,金花束带、红锦袍装,玉骨清瘦、双眼碧绿,展现了其高洁脱俗的气质。“读书昔在苕溪阳,十年不出芙蓉庄”则揭示了吴知府的学识渊源与隐居生活,他在苕溪之阳苦读多年,虽远离尘嚣,但内心充实。接下来,“娱亲堂上宴春色,银丝作脍冰雪香”描绘了吴知府孝顺父母的情景,宴席上春色满园,银丝制作的鱼脍香气扑鼻,体现了他对家庭的深厚情感。“丈夫乾时须食禄,有志匡君贫亦足”表达了吴知府为国为民的志向,即使贫穷也不失为官之志。然而,“谁能碌碌困一乡,冷炙残杯媚豪族”则对那些庸碌无为、巴结权贵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强调了吴知府的正直与独立人格。“剖符今作炎海游,江风吹上沙棠舟”描述了吴知府即将前往雷州的场景,以“炎海”形容雷州的炎热气候,而“沙棠舟”则暗示了旅途的艰难。接下来,“好山南去六千里,岂无斗酒消离忧”表达了对吴知府旅途的关切与祝福,希望他能在旅途中找到慰藉。“牵牛花开暗蛮浦,雨后怒泷如瀑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壮丽而又略显孤独的氛围,预示着吴知府将面临未知的挑战。而“生黎寨口瘴茅青,百尺黄蛇昼当路”则进一步渲染了雷州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状况,暗示了吴知府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最后,“此邦稍觉风俗殊,地无异产民凋疏。况复兵馀少耕凿,抚字欲待重昭苏”描绘了雷州的社会现状,指出当地风俗独特、资源匮乏、民生凋敝,需要吴知府的努力来改善。诗人以“我歌《折杨柳》,送君莫踟蹰”表达了自己的不舍与鼓励,希望吴知府能够勇敢面对挑战,实现自己的理想。“直度桄榔林,落日吟鹧鸪”描绘了送别场景,诗人想象着吴知府穿越桄榔林,直到夕阳西下,仍能听到鹧鸪的鸣叫声,象征着对吴知府的思念与祝福。结尾“他年考绩应重到,林下相期话幽讨。紫藤无惜赠两枝,我欲看云藉扶老”表达了对吴知府未来成就的期待与祝愿,同时也表明了诗人愿意在未来再次相聚,共同探讨人生哲理,赠予紫藤作为纪念,寓意着友谊长存,共同成长。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吴知府个人品质、理想追求以及即将面临的挑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的深厚情感与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唐·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天地赌一掷,未能望战争。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学.....
必大弟赴新城簿
宋·赵孟坚
乃翁换官班,几郁青云志。晚以身徇国,而得禄及嗣。妙年当膴仕,应识珍重此。簿领职任轻,正合亲文史。东安吾旧游,山水清且美。编户虽不稠,而亦有文士。择友如择木,所贵高于己。游.....
送江子宜赴京二首(其二)
明·陶安
金水河环万岁山,客中随友看朝班。风雷变化鱼龙海,日月东西虎豹关。石炭晨炊仓米老,土床寒酌瓮醪悭。慈亲应有门闾望,捧得天书及早还。
再会用宋人韵一首
明·陈达
四十辞荣誇若水,百年高致又逢君。旗亭此日攀新柳,尊酒他时忆暮云。眼底风波应自笑,胸中丘壑许谁分。陶然和就归来赋,赢得清名到处闻。
送薛子长
宋·叶适
藏冰待炎威,织裘禦冬霰。彼此互有适,用舍空屡变。兰菊倚户出,松柏参天见。美质不必同,伟干非世便。薛生静而敏,器宇绝幼愿。能文乃天姿,脱颖酬始愿。众技逐高卑,杂学徒贯穿。趋.....
送客
宋·方岳
瘦马孤征雪满衣,山长谁不念庭闱。灯寒竹屋无人共,月到梅花有梦归。抵掌相逢连夕语,转头顿觉十年非。武夷人老君行矣,莫待墨池春浪肥。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凡二十韵走笔依韵
唐·杜牧
玉塞功犹阻,金门事已陈。世途皆扰扰,乡党尽循循。客道难投足,家声易发身。松篁标节晚,兰蕙吐词春。处困羞摇尾,怀忠壮犯鳞。宅临三楚水,衣带二京尘。敛迹愁山鬼,遗形慕谷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