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
江
仙
·
竹
帘
翡
翠
双
双
鸣
不
断
,
湘
天
剪
取
吟
窝
。
此
君
潇
洒
定
如
何
。
春
情
三
月
雨
,
残
梦
一
重
波
。
依
约
玉
人
亭
院
冷
,
如
今
只
长
烟
莎
。
夜
明
空
说
卷
秋
河
,
旧
时
风
骨
减
,
著
处
泪
丝
多
。
写景抒情
咏物
抒情
情感表达
怀旧之情
春天的象征
竹帘的赞美
赏析
这首《临江仙·竹帘》由清代诗人刘嗣绾所作,以竹帘为题,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开篇“翡翠双双鸣不断,湘天剪取吟窝”,翡翠鸟在竹帘间欢快地鸣叫,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接着“此君潇洒定如何”,以“此君”指代竹子,表达了对竹子独特风姿的赞叹与好奇。“春情三月雨,残梦一重波”两句,将春雨与梦境巧妙结合,春雨绵绵,如同梦境中的涟漪,既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情感的波动与内心的思绪。“依约玉人亭院冷,如今只长烟莎”,这里运用了“玉人”这一意象,象征着美好与高洁,与“亭院冷”形成对比,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长烟莎”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与孤独。最后,“夜明空说卷秋河,旧时风骨减,著处泪丝多”,夜空中似乎在诉说着秋天河流的故事,但旧日的风骨已经消减,处处弥漫着泪水的痕迹。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变迁、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蕴含着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的追忆。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帘下的自然景观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长安逢隐者
唐·于武陵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次韵补之药名十绝(其九)
宋·李光
草堂谁缉败蒲编,笑傲松萝不记年。应喜秋来甘泽泻,牵牛时复自蹊田。
题马当山鲁望亭四首(其三)颜鲁公
宋·黄庭坚
不见鲁公断石,谁家为础为杠。笔法锥沙屋漏,心期晓日秋霜。
次韵苏庭藻见寄庭藻所居号竹堂
宋·周孚
匆匆别后已经年,堂下新篁又长鞭。何日来成渼陂集,只今空寄陕郊篇。封丘正自妨吾乐,畏垒谁能识子贤。俱坐先秦古书累,吾侪流落本非天。
西江月(其一)壬辰自寿
宋·程珌
天上初秋桂子,庭前八月丹花。一年一度见仙槎。秋色分明如画。愿把阴功一脉,灯灯相续无涯。降祥作善岂其差。永作渔樵嘉话。
和李季常同汪公干过予新居锡尔楼用季常韵
明·黎民表
首夏清和叶舜薰,梯楼还得共论文。沈珠浦上鹏风起,越井冈前雁趐分。三径逢迎多散客,一时交谊总怜君。笼鹅旧帖传青李,辟蠹残编拂绿芸。白社比来增气色,潢池今喜息妖氛。宾筵倒屣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